钻石会员 
 
主题
回帖0
积分11414
阅读权限50
注册时间2012-1-3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一个图,两种接入方式 
1.D1的接入方式属于“灌电流”方式?D2的接入方式属于“拉电流”方式?对新手来说,很难理解什么强上拉弱上拉推挽开漏神马的,肤浅的这样认为: 
     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将允许外部器件,向单片机引脚内灌入电流,这个电流,称为“灌电流”,外部电路称为“灌电流负载”; 
     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则允许外部器件,从单片机的引脚,拉出电流,这个电流,称为“拉电流”,外部电路称为“拉电流负载”。 
   这样认为没错吧? 
2.在百度上搜看到以下这种说法:上拉电阻,仅仅是在 P0 口才考虑加不加的问题:当用 P0 口做为输入口的时候,需要加上、当用 P0 口输出高电平驱动 MOS 型负载的时候,也需要加上,其它的时候,P0 口也不用加入上拉电阻。在其它接口(P1、P2 和 P3),都不应该加上拉电阻,特别是输出低电平有效的时候,外接器件就有上拉的作用。 
   这种说法对么? 
3.如果上述2正确,那么上图中,当使用p0口做流水灯时,是不是用D2的这种拉电流的方式好一些?当使用p1~p3口时,则采用D1这种灌电流方式好一些? 
   这么看来,这张图画反了? 
4.灌电流方式中的限流电阻加多少比较合适?杜洋老师的图里是100欧,其他图里有见过470,1K甚至10K的限流电阻,而在STC的pdf里,也是建议1K,不小于470,这么说来,是不是杜洋老师有误导的嫌疑?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我使用100欧电阻,确实有的颜色的led烧了,有的没烧。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led的正向驱动电压正向工作电流也是不同的,要保证正常发光所要用的限流电阻也是不同的,这个电压和电流一般购买的时候如果是不知道的,只好通过可调电源慢慢的把电压和电流加到正常发光的时候才能得出来吧,这样使用的时候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加限流电阻,而不是笼统的定为100欧或者1K? 
5.杜洋老师的视频教程浅显易懂,没多久就照猫画虎的学完了,但是和一位前辈的交流中,深受打击,该前辈问我点亮流水灯了?答曰点亮了,问都玩什么花样了?我说只有顺序点亮,最多改下流水的快慢,前辈说你这根本不能算学会了流水灯,还应该逆序、两边到中间,中间到两边,间隔亮等等等等,只要能想到的,这8个灯有很多种玩法,只有这些都玩过了,才是真正明白了流水灯,并且说掌握了流水灯,51单片机就掌握了一半,请问:流水灯真的有这么重要么? 
   另:杜洋老师的教程中没有把流水灯当作一个重点来讲,我觉得是一种缺憾,流水灯玩好了,不但能把最基本的东西理解了,还能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推销那些电子制作,不懂得基本,照猫画虎的去拼起来,也没什么意思,大家怎么认为呢?刚又参看了郭天祥老师的视频教程,将流水灯的也是很少,流水灯到底重要不重要啊?要不要好好的研究一下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