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wangxiaoxiao

用错最多的两个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fujiachun 发表于 2014-7-18 15:47
天下第一泉现在说的基本指济南的趵突泉,如果按御封说是北京玉泉山的玉泉

天下第一泉曾经有7个,说得最多的公认的有4个。其实我不是说泉,有感于二楼的内容而发----做了限定。比如北京玉泉山玉泉、济南趵突泉都是清朝才说的,那么我加了“无锡惠泉号称天下第二泉,”自然应该按这个规矩来,本身是想以此说明二楼意思的。好比是如果我说第一夫人是谁,就有很多,可是加了一个越南的,如果回答的答案是那个黑人就肯定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xwj 发表于 2014-7-18 13:23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省政府不?
超,真会选址

我的限定条件就放在3楼啊?4楼是解释。
无锡惠泉号称天下第二泉,习惯上说天下第三泉仅指杭州虎跑泉。天下第一泉是哪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惠泉号称天下第二泉,杭州虎跑泉是天下第三泉。这个很早就有了,与之对应的天下第一泉当然不能是明清以后才确立的玉泉、虎跑泉或者其他国家的泉。

帖子本来想说的是乱用成语,结果演绎成对泉水的考究。得,不谈这个了。看看这两个成语



万人空巷-----所有人都跑到大街上去,大街上人满为患,今天中午让路一鸣和刘慧芳说成都在家里看电视。
七月流火-----阴历大火(心宿二,一颗暗红色的星球)落到地平线以下,乱用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说完了那些人还能把诗句读一遍(如果不会还说得过去),感觉现代人逼着古人用阳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钓鱼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noopy8008 于 2014-7-18 17:42 编辑

---------------------------------------------------------------------------------------------------------------------------------------------------
2005年7月12日,郁慕明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人大校长纪宝成在致欢迎词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七月流火”正确用法乃至关于复兴国学的更为广泛的讨论。有些人主张这是误用,而且和人民大学致力于推动国学复兴的做法不符,因此应当纠正。而另一派观点则认为,这种词义演变比比皆是,例如明日黄花等词就是如此,因此不足为奇,反而这正是词语的正常变迁,当代阳历7月正相当于农历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热之时,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热十分贴切,属于“借形词”,符合词汇发展规律,而当代也已多用“七月流火”来表示天热,因此应当接受此义为正确用法,否则就是犯了“以古匡今”的错误。
在这一事件之后,中国的官方媒体仍然时常使用“七月流火”来表示天气炎热,比如:
一、杨曼的《夏季市场被世界杯搅火了?搅惨了?》(《市场报》2006年7月10日)一文中提到:“七月流火,高温引爆了今年的夏日经济”。
二﹑《清凉圣境文殊界》(《京华时报》2006年7月18日)文中提到:“哪怕外界七月流火,山里却依然是‘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的清凉世界”。
---------------------------------------------------------------------------------------------------------------------------------------------------
摘自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404/5088272.htm?fr=aladdin
---------------------------------------------------------------------------------------------------------------------------------------------------
百度百科说读“qī yuè liú huǐ”
-----------------------------------
百度词典说读“qī yuè liú huǒ”
-----------------------------------
别说百度差劲,看了这俩成语的坛友有多少是先去百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0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好像还是属于比较深的,弄不清楚气味和味道的还大有人在

点评

气味是用鼻子闻的,味道是用舌尖品的。  发表于 2014-7-20 2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8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人“再”“在”不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8-27 12:39 , Processed in 0.04020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