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822|回复: 9

请各位高手看下这电路中电容的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个电子负载的电路,小弟对模拟电路不是很熟,请高手看一下图片中电容C7串连电阻R11,R12有什么作用?
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11-8-1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C7吸收MOS管关闭时可能发生的浪涌电压;
R11/R12限流作用;
俗称的“RC”保护电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C7吸收MOS管关闭时可能发生的浪涌电压;
R11/R12限流作用;
俗称的“RC”保护电路。
无锡风 发表于 2011-8-16 14:50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RC Snubber Netwo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RC Snubber Network。
huayuliang 发表于 2011-8-16 19:52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看不懂鸟语,麻烦翻译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benli


~~~~    RC缓冲网络,网上就有翻译,你还让俺回答。

之所以用英文而没用中文,只是为了查资料容易些。
最初是帮朋友弄可控硅调光的认证。可RC缓冲网络(国内都是叫RC吸收网络吧?)的设计怎么也查不到详细的,后来看了些可控硅的AN,多数也只给出了典型参数,可是这个RC网络很多地方都在用啊。
不过安森美的AN1084/D倒是写得很详细,而且那些AN里提到了这个RC Snubber Network,顺藤摸瓜,查到了点Snubber设计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就是吸收电路,防浪涌电压的,是不是类似音响后级输出上的那个“茹贝尔电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C7吸收MOS管关闭时可能发生的浪涌电压;
R11/R12限流作用;
俗称的“RC”保护电路。
无锡风 发表于 2011-8-16 14:50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再请教一下,在电路中这R和C的值要怎么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stliang


    俺简单给你解释下吧:

其实RC吸收网络的基本模型是电容,利用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一旦有过高的电压灌入(比如尖峰电压干扰、浪涌电流,或者其它超过正常供电的电压),电容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使被保护器件两端的电压只能“缓慢”上升。这个电容的取值与负载大小以及电压的上升速度有关。一般为 C = 峰值电压 / (负载电阻 X 电压上升速率)

电容同样要有放电过程,放电的回路就是电容和被保护器件,如果被保护器件此时的电阻非常小(比如正处于完全开启状态),电容在被保护器件的瞬间放电电流会非常大,远远超过被保护器件的最大工作电流,导致被保护器件瞬间过流烧毁。所以需要加个电阻来限流。
这个电阻一般是按公式 R = 10 * 线路峰值电压 / 放电时的峰值电流 来计算的。

不过限流电阻的使用,会导致电容的保护作用下降,所以可能会需要使用二极管并在限流电阻上。

整个计算首要的就是计算电容大小,问题是你得先知道这个尖峰电压的峰值和上升速率~~~这又涉及到具体应用上。
但恒流源接入的负载不是固定的,如果能够在考虑这个恒流源可能形成的最高电压后,在被保护器件上并联一个合适的TVS,就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过高的尖峰电压。然后根据所选定的TVS的Vbr来取峰值电压,就容易多了。

大致就是这样,有不对的地方请多多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9-23 15:57 , Processed in 0.042315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