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347|回复: 12

收到 一乐 电源,其他电源都弱爆了!没米还要吃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取回来,那做工,那质量,没得说。完全颠覆我对电源的认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瞬间秒杀6410开发板的配套电源。

下边是一乐的电源。
0001.jpg



清晰的OEM标识
0002.jpg


右边是一乐电源
0003.jpg
发表于 2011-12-2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UL”这个标识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板的配套电源估计就是一个纯正山寨国货的 严重虚标 标着5v2000ma 能有5v800ma也就正常 好多都是RCC自激振荡(功率做不大)的电源        功率做不大 都没用pwm芯片 也没用大电流肖基特二极管 结果相当简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3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RCC电路的功率做不大,也别说RCC电路的性能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4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chuang1005 于 2011-12-24 01:16 编辑

回复 4# benli

抱歉benli老师 我说话不严谨 没有斟酌 以下的话不知道对否 希望您帮忙斧正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初级整流完的GND要接一个Y1电容到次级的地 我觉得这样更容易电到了 不这道这问题何以解释 只是为了EMI么
 但还有一直不理解为什么nokia横流电源的四个抽头有两个直接并联一个肖基特二极管 感觉像整流 可是没有输出 老师说可能是整流完的直接又回到变压器绕组了 相当于一个电感 不知道对么 
上面我的意思是实际应用起来  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小功率还好点但是现在的低价pwm芯片业不少 
假如需要设计电源 RCC需要计算 而且RCC用的变压器也是RCC电路一个重要的元器件 变化不能太大 假如设计的输出电压电流需要改变 那么原来的变压器也可能需要改动
    我的表述有误 RCC电路思路本来很好 但是应用到天朝来说 那必须就是小功率RCC低成本的代言人了
虽然RCC是理论值是小于50w的理想电源
但是假如功率略大 比如超过10w的中小功率水平  那么还是反激式电源更好  pwm芯片的电压 电流反馈 软启动 过压 都集成在一枚芯片中 方便自己调整电压 而且常用的中功率电源一般都是反激式 反正我看到的笔记本电源 打印机的电源 好像都是 而且改电压方便 
反激式电源因其结构简单,省掉了一个和变压器体积大小差不多的电感,而在中小功率电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反激式电源功率只能做到几十瓦,输出功率超过100瓦就没有优势,实现起来有难度。需要合适的磁芯气隙 还有足够能力的RCD泄放回路路 假如RCD选择不当可能会烧毁功率管等     所以反激式也不可能做到太大功率
超过一两百瓦多数都是半桥电源 常用的pwm驱动芯片就是TL494系列 但是半桥的电路较为复杂 一般都用电容分压的方式 所以高压电容耐压可以降低一半左右一般多是250v左右一个假如出了问题另一个多数也被带坏了  但是两个电容串联之后需要均压电阻 还有驱动芯片的控制信号通过一个小变压器隔离传送 还有次级多为中心抽头式   整流电路不及反激的简单
正激电路不曾接触 只知道需要次级的续流二极管 其他的不曾研究过
全桥也没有研究过
这些都是说的隔离式电源变换器
反激电源变压器还是比较常用的 稳压 闭环调节比较好做 而且修改参数比较简单 结构较为简单 一般都是PWM芯片+功率管+RCD泄放回路
漏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由于反激电源需要变压器储存能量,要使变压器铁芯得到充分利用,一般都要在磁路中开气隙,其目的是改变铁芯磁滞回线的斜率,使变压器能够承受大的脉冲电流冲击,而不至于铁芯进入饱和非线形状态,磁路中气隙处于高磁阻状态,在磁路中产生漏磁远大于完全闭合磁路。/color]
引自再谈RCC电路:(从最最基本到最完善的):高手请进:做技术的也请进:
http://bbs.dianyuan.com/topic/644026
其实我发贴的目的是想把RCC这个架构弄明白,这主要来自我自身,(前些天我在市场上买个万能手机充电器,没弄几天给死了)我就拉闷. RCC电路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怎么做到充电器里就成垃圾了.好了不说这个了!
既然要想把RCC这个架构弄明白.就得说说RCC的优缺点:(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
还有,我想把单管RCC电路讨论的差不多了.我们可能还要讨论双管的RCC电路!
RCC灵活是最大的优势,而且,这个架构之神奇,不得不令人佩服其发明者,电路很多参数都不需要太精确,除了取样点,电路自动调节频率以达到满足输出。几个简单的元件配合的那么好!我们以前做LED可调光电源,费了很多劲来做PF,无电解,效率,调光好,但是有人用RCC也能做,电路很简洁,虽然PF不高,但是已经相当不错,我还想着把我们用IC做的方案用RCC来实现。
还拿这种RCC出来,有什么可研究的?稳压特性极差。根本不能代表RCC的精妙之处!反而是一些低端的手机充电器反复再用,无非不是为了省成本,但是一味的低成本损失的是性能。你自己测试一下,有没有负载调节能力??网压调节也差,这样的东西如果初级的几个原件参数稍微差异大点就麻烦了。还是老老实实的检测输出再反馈回来控制。当然除了LED可以适应,因为LED本身会嵌位输出电压。我前几天看了一个帖子,因为很多工程师为了省几个钱,导致RCC结果出故障,所以让很多人骂RCC,还有说淘汰RCC,其实还是设计不当,为了给老板省钱,误了RCC。本来多简洁实用的东西被他们搞的臭名昭著!!最让人气愤的是做手机充电器的,为了几分钱,连漏感都不管。还有很多发帖说什么RCC工作什么DCM,(原话说:光耦反馈拉住开关管就DCM,我想说的是,不要忘记环路的作用,输出电压要是拉住开关管,输出必然下降,电路最后稳定的状态一定是输出电压刚刚好保证BCM,你改变光耦支路的电流只能使输出稳定在离原先的值差别一点而已,因为环路放大倍数一般比较大,哪里可能进入DCM???或许我孤陋寡闻。)我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原理图,我们的很多工程师也没有见到过,还请你们发个图我学习一下,感激不尽。
我是很喜欢RCC的,原因:简洁,实用,灵活,但是这样的RCC不适合做学习研究之用。从本质上说这样的电路不具备稳压电路的条件。说简单点就是把输入的变化量经过变换后变小了而已,负载要是变化,初级根本不知道变化了多少,所以输出会变换很大,一般充电器都有1V多的变换量,当然,你可能说电池有横流电路,这种RCC可靠性很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4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建议去看看:
http://www.ce-china.com/html/dldz/3437.html
http://www.ce-china.com/html/dldz/3436.html
http://www.ce-china.com/html/dldz/343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回复 5# lichuang1005


    RCC大多也是单端反激,在中小功率应用时电路简单、灵活,成本低,因而应用广泛。低价充电器容易坏是因为元件质量差、电路是能省就省,参数不合理等等,RCC电路设计要比PWM芯片难度大的多,特别是变压器,往往要多次调试才能获得较好的波形,MOTO、NOKIA等的充电器大量使用RCC电路,损坏率也并不高,起码俺的用了好几年还是好的。
冷热地之间的Y电容的作用就是降低干扰,EMI的需要。
至于变压器有四个抽头,可能是两组并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4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benli


   感谢benli老师的解释 那一般咱们就没必要保留那颗Y电容了吧  就是 RCC的设计难度要比PWM+功率管的反激电路难度大 而且需要反复调试 所以要是自己做还是用单管反激电路吧 现在好多集成功率管的单片变换器比较省事 比如TNY 。。。。DH321 还有好多 就是一般内置功率管的内阻多在欧姆级别 少数是0.X欧姆级别 所以功率大发热也大 但是一般好多都有过热保护 比较简单 或者可以PWM芯片+功率mos管+检流电阻 这个组合常用 自己用可以不用太考虑功率因数吧 没必要用PFC补偿电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4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很多人热衷的开关电源改电压放在电源网会被喷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4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lichuang1005


    Y电容一般保留好。
TNY芯片非常简单的,性能也非常好。
高压MOS的导通电阻都不小,中小功率电源都不需要考虑有源功率因数校正,那太复杂了,都超过电源电路本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9-14 06:05 , Processed in 0.044995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