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行健 于 2012-2-14 16:09 编辑
下面是模块的改造资料,当然还是由本人整理完成的3R35L模块拆解和参数调整 模块参数: 额定输入:9-40V 额定输出3.3V、5A,加强散热可以连续输出8A电流。修改后,可以输出0.7v-31v。 控制IC:tps40057,输入电压范围8-40V,同步整流驱动输出,体积小,效率高,16脚PowerPAD封装,发热低。 下图为模块外形和尺寸
下图为底面管脚定义
Vin是电压输入,Vout是电压输出,GND为共用的负极,输入输出的负极均接在此处。 模块拆解挺容易的,外壳比较薄,很容易就拆下了,拆完外壳,用小的一字螺丝刀或者墙纸刀都可以插入顶部散热器和模块软性密封胶之间,轻轻把散热器撬下来,然后用指甲把模块和散热器之间的密封胶清除掉,细小的地方可以用牙签或者类似不太锐利工具把密封胶剔除就可以了。 下图是清除密封胶后的模块照片: 图中紫方框就是所谓前馈电阻Rkff,可以控制输入电压,经过和kim-3r35比对,不带L仅仅是Rkff阻值不同,图中Rkff=82k,设计开启电压为9v(kim-3r35L模块)。 蓝方框圈电阻Rt决定模块工作频率,公式为
Rt单位KΩ Fsw单位KHz。 红方框与黄方框是稳压采样分压电路R1、R2,照片中R1为753和624并联作为一个电阻,输出电压
V 计算得R1=66.9k,R2=18k。7脚电压=0.7V,模块输出电压为3.3V
篮圈电阻即所谓的前馈电阻Rkff可以调整模块起始工作电压。注意,如果篮圈电阻过低,会导致输出不太稳定,篮圈内的电阻建议大于82k,开启电压为8v,比较稳定。 计算公式Rkff=(Vin-3.5)(58.14XRt+1340)Ω。注:这里RT就是紫圈电阻值,单位KΩ。 典型的几个模块数据:3R35L模块前馈电阻为823(8V),3R35模块前馈电阻为304(18V),055模块前馈电阻为224(16V)。 官方PDF上上端反馈电阻固定调整下端电阻,属于一个推荐用法,用50K电位器换下黄圈183电阻,输出电压是1.63V-31V,效率都在92%以上。改下端固定调上端也可以,将红圈内是两只并联电阻,全部拆掉,在该位置接上500K电位器。 只需要固定5V输出,那么上电阻换成110K±1%即可,实际输出为4.978V误差-0.4% 已经小于1%电阻精度。 注意:模块为开关电源必须使用电解电容完成充电与放电过程的,实际应用必须在输入到地之间、输出到地之间并联1000uf以上电解电容,低ESR的固态电容能提供更好的性能,其容量要求也随之降低,大电流输出时该电容最好直接焊接在模块输出输入引脚上而不是通过印刷板铜箔焊接,否则输出性能和效率都将受到影响。
------------=============邪恶的分隔线============------------------
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大家好像都看不清楚3R35L模块的2个输出mos管型号,我在拆解过程中,特意用USB显微镜进行分析,可以准确的告诉大家,这mos管的型号是:东芝的TPCA8016-H N沟道U-MOS管,SOP Advance 封装,60V 25A 0.021Ω,很强劲的一个贴片MOS管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