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一乐电子百科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017|回复: 9
收起左侧

请教一下关于退磁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8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公司产品的配件(单工件不大)一直有退磁的工艺,用的是很小的台式退磁机,人手操作的,费时且效果不好不稳定。了解一下,有框架输送带的成套设备买,也不见得很复杂的东西,但想DIY一台,可行性高吗?搜了一下,工作频率好象没统一的,又说是400Hz频率,有又说是50Hz频率,有熟悉的兄弟指点一下吗?另是想用圆框架+输送带结构,那退磁线圈要用几对?
发表于 2010-1-8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的钢铁好象高温会失磁,而且冷却后会保持。因此,想问下老同所见的“专业”退磁机是用交变磁场来实现的还是用工频加热通过热处理实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的钢铁好象高温会失磁,而且冷却后会保持。因此,想问下老同所见的“专业”退磁机是用交变磁场来实现的 ...
fat 发表于 2010-1-8 05:25 PM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俺现在的工件,高温退磁是不可能的(铁件好象过了360度红热状态,就基本上完全物理退磁了),因俺现在的工件是经过热处理的,再用红热退磁=退火了。只能走交变磁场退磁的路。
所以过往用的都是小型模具退磁的,效率慢、效果不稳定。
想了解一下,是50Hz还是400Hz退磁的效果好,俺滴咕应该是400Hz的效果好一点,另退磁线圈数量、分布等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满足交变磁场退磁的两个条件:
1:磁极交迭。
2:磁场强度递减。
发表于 2010-1-10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要有传送带的话,下面放个电磁炉估计就行,同时满足磁极交迭,而工件通过传送带由近而远强度也就递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要有传送带的话,下面放个电磁炉估计就行,同时满足磁极交迭,而工件通过传送带由近而远强度也就递减了fat 发表于 2010-1-10 01:36 AM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电磁炉——》》》死啦,俺服U啦,:63;
发表于 2010-1-1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行吗?老同你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行吗?老同你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
fat 发表于 2010-1-11 11:55 AM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老哥哥,电磁炉属于高频能量传输,在铁件表面形成闭合涡流,快速发热,工业应用甚至到表明红热状态。设备俺公司有两台,以前就是用来做表明热处理的,但后来发现不适合产品的要求(主要应该应有于齿轮、链条等类型),现在产品是采用表明涔碳工艺实现的。
本来在热处理过程中,铁工件本身的前工序加工应力剩磁是退得干干净净的,但后序的滚镏和磨削工艺又不可避免产生不同程度的剩磁,导致表明电镀处理有杂质附着,所以才要退磁要求的。
看过专业的退磁设备,是环形交变退磁线圈的,但不明为何有的使用50Hz,有的用400Hz的退磁电压?另是否多退磁线圈的效果要比单线圈的要好?没这方面的经验,想探讨一下。
发表于 2010-4-2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newnoe

我有一台小型的,是u型铁心,双线圈串联220v 50hz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表于 2010-4-25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要有传送带的话,下面放个电磁炉估计就行,同时满足磁极交迭,而工件通过传送带由近而远强度也就递 ...
fat 发表于 2010-1-10 01:36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电磁炉的功率不够。
中学时在一家轴承厂学工的操作工位就是对轴承工件退磁,当时感觉就是工件在传送带上通过了一个大型的工频线圈完成退磁的!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电子DIY套件|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4-28 16:28 , Processed in 0.063855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