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开始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在硬盘市场上可以说是风光无限,首先发布容量高达120GB的Caviar(鱼子酱)WD1200系列硬盘奠定了其硬盘市场领先的地位,而且凭借WD1200硬盘出色的性能获得了当时性能之王的美誉。当然西部数据并不会放弃中端市场,继而把原来WD400以及WD800系列硬盘的单碟容量提高来适应市场。同时推出对应的JB系列特别版,高达8MB的缓存容量使得硬盘获得更好的性能。 2002年西部数据有发布了“Drivezilla”(Zilla应该是日文发音中的怪兽的意思)硬盘,这种硬盘的容量达到惊人的200GB,这整整比西部数据上一代硬盘大了80GB。新款硬盘型号为WD2000。再次西部数据保持了硬盘容量王座的地位,从而证明了西部数据在主流3.5英寸IDE硬盘上的研发实力。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3338.jpg Raptor硬盘 到了2003年西部数据发布的10000rpm产品--Raptor硬盘又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其超高的性能和稳定性开创了新台式硬盘标准的先河。随后其发布的第一款容量高达250GB的2500JD SE又一次使得西部数据站在了3.5台式硬盘的巅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款经典的产品。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5084.jpg 2500JD依旧采用经典的西部数据式外壳,显得非常稳重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5080.jpg 这次西部数据的WD2500系列硬盘依旧延续了前几代产品,如:WD800、WD1200系列硬盘那样的外形,硬盘的背面则是继承了西部数据一向的风格,那就是把所有元器件都隐藏在PCB板下面。
) i1 w6 F, M# K5 s9 N, |
5 O0 j9 n9 G6 s
5 D* S& f6 ^5 {第 2 页 硬盘介绍
* t( W, n7 w0 l& X9 r
% r Z" g: d9 e7 |/ n. f! }
, b+ Y& Z4 B1 ^" I9 ohttp://www.8080.net/pics/5261355085.jpg 以上就是硬盘的铭牌,硬盘总容量为250GB,型号为WD2000JD,这款硬盘的缓存容量为8MB,产地为马来西亚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5086.jpg WD2500JD硬盘设计相当有意思,除了提供Serial ATA设备特殊的电源接口以外,还提供了普通的普通硬盘所特有的4针12V电源接口和硬盘主从跳线,这样我们方面我们直接使用硬盘,可以不再需要另外购买Serial ATA硬盘电源线了。不过具备主从跳线让我们想像到这款硬盘并不能算真正的Serial ATA硬盘,其内部使用了桥接芯片来获得对Serial ATA总线的支持,其实也就是说这本来就是一款并行ATA的硬盘只是增加了一个Serial ATA的接口而已。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5088.jpg WD2500JD 硬盘背面PCB板的布线以及用量都是没有挑剔的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5089.jpg 这就是硬盘的线路版,看起来相当的简洁,其通过四个引针直接同盘体接触,从而达到控制马达以及磁头等工作。硬盘主控芯片WD70C22,这种芯片内部提供了硬盘工作的基本要素,并且S.M.A.R.T等技术也就整合在这个芯片中的。当然此前谈到的西部数据Data Lifeguard的主要功能也是在这里被实现的。硬盘采用的缓存芯片,采用了三星的K4S161632F的SDRAM颗粒,这种内存颗粒的单颗容量为8MB,位宽为32位,标准工作频率为166Mhz。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5087.jpg 在硬盘PCB下面附着了一层泡沫纤维物质,可以很好的保护PCB背面的元器件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50810.jpg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3331.gif 这就是重要的Serial ATA桥接芯片--Marvell 88i8030了。这是一颗负责转换并行ATA同串行ATA接口的控制芯片,其内部包括了Serai ATA的PHY部分,可以提供150Mbps的传输速度支持Spread Spectrum Clocking(传输时钟序列)功能,支持ATA的命令队列功能。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5082.jpg 法意电子的L6282 Flash芯片,其实这就是存放Firmware的地方,容量为1MB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5081.jpg 马达控制芯片-88C5540,这种芯片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硬盘马达以及磁头工作的控制。
9 w Y+ [3 v5 z8 k8 h4 G$ X9 J( i% i2 \. c' i6 X
第 3 页 硬盘技术介绍和识别 # ^( I+ O% i( c' |% D) o
' v% q6 u1 m* x2 K" f) g( z. `
+ s2 y/ Q. j: `4 M在这款2500JD硬盘中具备了西部数据特别的一些技术,比如SecureConnect,这是针对目前Serial ATA排线不稳定而设计的。而FlexPower则是了考虑到用户不再需要购买Serial ATA专用电源线来设计的。此外在WD2500JD硬盘中依旧具备西部数据独特的Data Lifeguard(数据卫士)技术。数据卫士是硬盘数据保护与自动监测技术,利用硬盘空闲的时间对硬盘的数据进行安全性检查,并转移濒危数据。同时,可以通过外部专用工具软件对硬盘进行检测和诊断。数据卫士可以通过检测、隔离和修复硬盘上的故障区域,并可以主动的保护数据从而免遭丢失。数据卫士分两个部分的功能,一个是Data Lifeguard,另外一个则是Data Lifeguard Tools。其中Data Lifeguard主要依靠硬盘控制芯片来对硬盘的错误进行检测和修复,并且会自动检测、隔离和修复长期使用硬盘所可能积累的故障区域。当然Data Lifeguard同硬盘的S.M.A.R.T.密不可分,可以更有效的监控硬盘操作,以在发生数据丢失前予以预报。另外Data Lifeguard技术还具备保护性磁头着陆的功能,这就可以使得硬盘即使在系统掉电的情况下自动让磁头归位到启动区。Data Lifeguard Tools则是一系列的控制软件,主要用来给硬盘分区和格式化,并且可以突破BIOS的硬盘容量限制。) k Y- ^7 x8 U4 ?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3332.gif 通过Sisoft Sandra的检测我们看到一些硬盘的基本信息,硬盘型号为WDC WD25000JD-75FYB0,自持ATA 6规范,8MB的缓存容量,格式化后容量为232.8GB。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3333.gif 通过Hwinfo的检测我们可以看到更加详细的资料,硬盘控制器为Serial ATA,传输模式最高为Ultra ATA 5,也就是说ATA100的传输率,在这里就再次证明了这是一款桥接Serial ATA硬盘设备。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3334.gif 此外我们还看到硬盘支持48bit LBA功能,其实最早推出48-Bit LBA Address规范最早的公司是Maxtor,其把这种硬盘工作方式称为BigDrives。这种规范的中心思想就是增加CHS的位数,在48-Bit LBA Adress规范中,把扇区地址设置为16位的寄存器,磁头的地址寄存器也设为16位,柱面地址寄存器不变。这样的话,在LBA寻址中可用的寄存器空间就从28位提高到了48位(16+16+16),这样的话,可以寻址的扇区数就为281,474,976,710,655(65,536x65,535x65,536),整个硬盘的容量就是281,474,976,710,655x512=144,115,188,075,855,872字节,大约等于144PB(1PB=1000,000,000,000,000字节)。这样的话48位LBA寻址基本上就可以支持非常大容量硬盘的寻址了。 . a2 l1 |# R1 h: c
结合上面软件识别的情况我们可以推断出WD2000系列硬盘已经具备了48bit LBA寻址的支持,因此这种硬盘应该属于符合ATA-6规范的产品。由T13组织的ATA-6规范相比原来ATA-5规范主要就是增加了48bit Adress的支持,并且在ATA-6规范中并不要求硬盘一定要支持UDMA-6(ATA-133)硬盘传输协议(其实,根本没有把ATA-133规范列出支持的范围内,详细请参考http://www.t13.org/docs2002/d1410r3b.pdf)。目前ATA-7规范已经开始制订,初步的规范中增加了硬盘支持Overlapped和Queuer技术。Overlapped技术其实是一种避免硬盘传输过载的一种技术,Queuer则是队列功能,另外好像是同一了硬盘错误代码标准,此外并没有看到新规范有谈到磁盘传输速度提升的相关问题。(相关资料可以察看 http://www.t13.org)( [9 F P/ Z7 o: U
另外在西部数据官方站上谈到了容量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西部数据建议用户淘汰Windows 95操作系统,因为这种操作系统最高仅支持32GB的磁盘管理能力(使用FAT 32格式),不过即使是使用Windows 98操作系统,其可以进行磁盘完全控制的也就是64GB左右,并且Windows 98SE和Windows ME也存在这个问题,当然并不是说操作系统无法使用超过64GB容量的硬盘,而是操作系统附带的Fdisk无法突破64GB的容量。微软KnowLEDgebase Article Q263044/Q263045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http://support.microsoft.com/default.aspx?scid=kb;en-us;Q263044 http://support.microsoft.com/default.aspx?scid=kb;en-us;Q263045)" H7 o" N9 a/ e7 E3 q3 G
! U+ ]& E$ a% T1 \
6 N- Q0 B& I$ m4 g第 4 页 硬盘物理指标测试
- x! R3 e% e7 N; @/ T
$ f) C ]& J9 f4 `( Z$ D' Q! y8 z
, x8 h, @+ g8 U& Z) u; e: W* x- `6 q4 C
随后我们还是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硬盘性能问题吧,测试的时候我们使用Intel的875PBZ主板进行测试,这款主板基于Intel 875P芯片组,整合的ICH5R南桥芯片不但可以支持Serial ATA,同时还支持Serial ATA Raid技术。测试的时候主要对比了同为Serial ATA硬盘的希捷Barracuda Serial ATA V 120G(这是一款没有Serial ATA桥接芯片的硬盘,可以说是完全的Serial ATA硬盘),此外还对比了主流的并行ATA接口的7200rpm硬盘。在测试的时候我们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此外,测试的时候为了区分硬盘在不同磁盘文件格式下的性能,在进行Winbench 99测试的时候,分别把硬盘格式化成FAT 32和NTFS格式。CPU | Intel Pentium 4 3.0Ghz(NorthWood核心 512K L2缓存)外频800MHz | 主板 |
% w3 x4 U4 p. MIntel i875PBZ(Intel 875P芯片组)
| 内存 | 512MB KingMax PC3200 DDR SDRAM CAS=2.5 | 显示卡 | 耕升GeForce 4 TI 4200(250/500) | 硬盘: | . K( Z+ |. D( A) u
WD 2500JD(7200rpm)3 J L# Q# G4 P ^
Seagare Barracuda Serial ATA V 120GB(7200rpm)
7 d% [7 X- Q8 W* u2 xWD 2000BB 200GB(7200rpm)
/ ?; i. C$ \. _, C, M! l4 QWD 1200JB 120GB(7200rpm) 1 ^; |, {. j8 e" \
IBM 120GXP 40GB(7200rpm)
2 d3 |7 O& g2 W6 F$ C; pMaxtor D740X 80GB(7200rpm) / |( j7 Z( T3 x% o& y- R
| 操作系统 | 英文版Windows XP+SP1 | 驱动 | Intel 最新版芯片组驱动
# Y/ k1 ?+ k% j0 \MS DX8.10 _" ^# }2 f0 u7 e
nVidia 41.03驱动
|
* T; h. `6 P# E0 \! Y+ X4 D4 w2 U注意:测试中WD2500JD、WD1200JB和串行版Barracuda V硬盘具备8MB缓存的硬盘,其它7200rpm硬盘缓存容量都为2MB。此外盘片数量和单碟容量也不相同,在测试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各款硬盘官方公布的数据指标: | WD 2500JD | Barracuda Serial ATA V 120G | WD 2000BB 200GB | WD 1200JB 120GB | IBM 120GXP 40GB | Maxtor D740X-6L 80GB | 传输界面 | Serial ATA 150 | Serial ATA 150 | ATA/100 | ATA/100 | ATA/100 | ATA/133 | 磁盘转速 | 7200rpm | 7200rpm | 7200rpm | 7200rpm | 7200rpm | 7200rpm | 单碟容量 | 80GB | 60GB | 66GB | 40GB | 40GB | 40GB | 盘片数量 | 3 | 2 | 3 | 3 | 1 | 2 | 潜伏时间 | 4.2ms | 4.16ms | 4.2ms | 4.2ms | 4.17ms | 4.2ms | 平均寻道时间(时间) | 8.9ms | 9ms | 8.9ms | 8.9ms | 8.5ms | 8.5ms | 平均道至道时间(读取) | 2ms | 0.95ms | 2ms | 2ms | 1.2ms | 0.8ms | 平均完全寻道时间 | 21ms | 未知 | 21ms | 21ms | 15ms | 17.8ms |
# N3 c- N' l% T从理论的指标来看,WD 2500JD硬盘的指标基本同2000BB持平,相对其它硬盘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理论性能优势。( n( Q# a2 q* r& k
物理指标测试:
# [( z0 R- D, [% v: ?( F; h首先我们来看看硬盘的磁盘寻道时间,寻道目前是一个硬盘非常重要的指标,其好坏直接影响到硬盘的性能。测试分别使用Winbench 99和HD Tach 2.61测试软件,并且测试了在不同分区下磁盘的性能。http://www.8080.net/pics/5261357359.gif 8 _. R2 N; e4 g, ]) N
首先我们来看看硬盘平均寻道时间的性能,首先在Winbench 99 FAT 32文件格式下各硬盘之间的表现,很明显Barracuda Serial ATA V硬盘的表现是最为出色的,10.6ms的寻道时间是最好的。在NTFS格式下,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Maxtor D740X获得了最出色的表现。在HDTach 2.61下,情况同刚刚NTFS格式下比较类似,Maxtor D740X的表现最初二。当然我们也需要明白,在相同盘片大小下,磁盘密度越高,寻道时间自然也是越长,因此我们看到单碟80GB设计的2500JD的表现很一般,寻道时间明显高于其它产品。http://www.8080.net/pics/5261357343.gif 然后我们来看看CPU占用率的情况,在HDTach中,基于Serial ATA接口的WD 2500JD和Barracuda Serial ATA V的CPU占用率是最高的,从理论上来说Serial ATA应该比并行ATA占用CPU资源更少一些,相信造成这个现象可能是由于Serial ATA控制芯片的驱动还不够理想有关,相信随着第二、第三代Serial ATA硬盘的出现这种情况会改观的。 ' j' L* f" o9 Q
0 _+ n! q* V/ ]第 5 页 硬盘实际性能测试 , c5 [) M: M3 f( d8 y
8 A9 o: y3 R5 `0 T$ b
7 Y/ h2 }* A3 f8 {% G5 _# U& c首先进行的是磁盘传输率测试,这是衡量硬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7340.gif 首先在FAT 32文件格式下,WD 2500JD当仁不让的获得了最出色的表现,其其实速度高达57.9MB/s,比Barracuda Serial ATA V硬盘的41.7MB/s提升了不少,而且其起始速度也已经超越来原来最出色的WD2000BB。不过在结尾速度上,Barracuda Serial ATA V却又是表现的最好的,其结尾速度达到了38.2MB/s,比其它硬盘20多MB/s的速度高的多,很直超过了WD2500JD的36.5MB/s速度。在NTFS格式下,WD2500JD表现依旧出色,无论起始速度还是结尾速度都名列第一。 HDTach磁盘爆发速度测试是体现硬盘缓存性能的最好软件,其可以反应硬盘在通过缓存调用数据时的表现: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7341.gif 在这里WD2500JD的表现依旧是最耀眼的,无论是写入速度还是读取速度都是最高的。 7 w: T( r. E* o0 d+ n) \% ?
HTach 2.61的平均磁盘存取速度则可以反应硬盘的综合性能,以下我们来看看各款硬盘的表现:http://www.8080.net/pics/5261357342.gif 从测试来看,在写入速度上WD2500JD和Barracuda Serial ATA V两款Serial ATA硬盘表现都非常不错,平均速度达到了27MB/s左右。而在读取速度上WD2500JD则一枝独秀,47.6MB/s的速度没出其右者。 随后我们来看看FAT 32和NTFS文件格式下,实际磁盘的应用性能,其中分为商用磁盘性能以及高端磁盘性能,商业磁盘性能就是模拟Word等普通办公软件对磁盘调用的速度,而高端磁盘性能则是反应类似PhotoShop、Frontpage等软件对磁盘操作的速度。首先我们来看看Fat 32文件格式下的磁盘性能。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7344.gif 在商业磁盘性能测试中,WD2000BB的表现是最出色的,两款Serial ATA接口的硬盘表现都很一般。而在高端磁盘性能测试当中WD2500JD的性能优势则发挥的相当出色。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7355.gif 随后就是高端磁盘性能测试的详细分测试结果,WD2500JD的表现是惊人的除了在Frontpage 98测试中落后于其它产品,其它测试都相当出色,特别是Visual C++ 5.0以及Sound Forge 4.0等测试中,领先对手的幅度相当高。
9 Q R6 Y5 g' `( }3 c! h接下来,一起看NTFS文件格式下磁盘性能,NTFS是很多高端应用中常用的文件格式,这种格式下磁盘性能就可以反应磁盘在这种情况下的实际表现:http://www.8080.net/pics/5261357356.gif 在NTFS格式下,情况同前面类似,在商业性能中WD2500JD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在高端磁盘性能测试中却拥有非常优秀的成绩。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7357.gif 在详细的分测试成绩中,同前面FAT32测试结果一样,WD2500JD的表现是相当出色的。 ) H4 C+ e* ]3 I, R& r4 \( W
8 U( r2 ~% K4 D6 ^/ M# h第 6 页 硬盘温度测试和测试总结
* H; Z- W& s' h! K6 W! e4 X% m
: O2 c2 Q9 S. W
, E9 a6 ^& B; k8 `% X- y1 g$ i8 W! A6 r3 u( B5 G# t- W
Dtemp是一款非常不错的硬盘检测软件,其自动检测硬盘的运行温度(当然,需要你的硬盘支持S.M.A.R.T,且主板支持),并且监测到的温度同实际硬盘的温度非常相似。为了真正体现硬盘的温度,我们连续运行Threadmark 2.0 1个半小时后取硬盘的温度。但是由于Barracuda Serail ATA V没有基于传统的并行端口,因此Dtemp无法准确识别其温度,因此我们适用外接的电子温度计来测量其温度。http://www.8080.net/pics/5261357358.gif 从表现来看,WD2500JD的温度控制一般,同Barracuda Serail ATA V一样发热相对较高。 测试总结: http://www.8080.net/pics/5261353339.jpg 从技术上来说Serial ATA接口是一个硬盘接口的革新,相比并行ATA接口有传输速度高、连接简单,数据传输可靠度高等特点。今后将会成为桌面计算机的首选连接方式。但是从测试来看WD的2500JD的表现已经相当的出色,至少在接口上并没有会比普通的并行ATA差。今年将会上Serial ATA接口普及的一年,因为Intel、VIA、SIS芯片组厂商都会在新一代的芯片组中整合Serial ATA接口的支持,同时Seagate和Maxtor也都会发布第二代的Serial ATA接口硬盘,因此Serial ATA硬盘普及是势不可挡的。
; v7 S6 c# b# x) G- n从测试来看,WD2500JD的表现相当不错,相比其它7200rpm硬盘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除了在寻道时间上没太大优势,在传输率上有很高的优势,而且NTFS格式下表现也是相当的出色,因此这是一款既能满足高容量需求又能满足高速需求的产品。只是在目前来看这款250GB硬盘的售价还是相对比较贵(人民币2000元左右),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容量硬盘会慢慢降低价格,从而进入普通用户的家庭。6 ` t1 I* Y$ Q$ t5 F( J
西部数据WD2500JD硬盘:
6 d4 @9 g. }) @+ b; {6 `0 L0 V优点:- Serial ATA接口
- 超高的容量
- 更高的单碟容量
- 不俗的性能
- v8 a D% [' t+ U8 L0 o
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