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主题
回帖0
积分34308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8-11-22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本帖最后由 litchiate 于 2011-12-10 21:38 编辑
下次发生这种月全食在2018年1月31日傍晚
公元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北京时间)开始月亮位于东方夜空(金牛座东北天高)
半影食始19点33分36秒(难观)
初亏20点45分43秒(可观,月亮左下角开始暗,接近21点明显可观左下角开始的暗阴)
食既22点06分16秒(可观)
食甚22点31分49秒(可观)
生光22点57分24秒(可观)
复圆00点17分58秒(可观)(11日)
半影食终01点29分57秒(难观)(11日)
全食持续时间:51分08秒
偏食持续时间:3小时32分15秒
半影月食持续时间:5小时56分21秒
本影最大食分1.1061 半影最大食分2.1860
食甚:月圆面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间,此时前后月球表面呈红铜色或暗红色。(原因:大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使光线向内侧偏折,但每种光的偏折程度不一样(色散),红光偏折程度最大,最接近地球阴影,映在月球上;此外,由于大气层的灰尘及云的含量与位置不同,光线偏折程度会有不同,因此月全食时的月球是暗红、红铜、或橙色的。同样的道理,由于大气层的折射,朝阳与夕阳不是白色的,而根据高度因为大气折射程度不同,呈现橙色或红色。)
12月10日月全食详细介绍
当地球挡住太阳照向月球的光时,我们地球上朝向月球的一面就会看到月食。地球投射在太阳反方向上的影子,在空间中是一个锥形。在距离地球38万千米,也就是月球轨道位置附近,影锥的圆截面直径大约是月球直径的2.5倍,因此月球有可能完全进入地影,这时发生的就是月全食。通过统计记录我们发现,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比例大约为4:3。对于整个地球而言,日食的次数确实比月食多,但对于地球上某个地方来说,看到月食的次数要远远多于日食。每次月食,地球上夜半球能看到月亮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月食。而日食发生时,月球的本影投射到地球表面形成的全食带最宽不过270千米,所以每次能看到日食,特别是日全食的范围是很小的。然而赶上一次全过程可见,且月球地平高度较高的月全食并不容易。即将发生在12月10的这次月全食,是继2001年1月10日之后,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
与十多年前的那次月全食类似,本次月全食最大的特点就是我国几乎全境可见其全过程。一次月全食有半影月食始、初亏、食既、生光、复圆、半影月食终等几个重要时间点。其中初亏是指月面刚开始进入地球本影的时间,生光为月面开始移出地球本影的时间,从食既到生光的阶段为月食的全食阶段。复圆为月面完全移出本影的时间。也意味着月偏食的结束。在偏食前后还有半影月食阶段,但这段时间内我们很难用肉眼观测到月面亮度的改变。本次月全食半影月食始为北京时间19时33分,初亏为20时45分,食既为22时06分,生光时刻为22时57分,复圆是在次日0时17分,半影食终为次日1时30分。当然无论是地球的本影还是半影,都没有非常明确的边界,这几个时刻前后我们也不会观测到月球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
全食阶段是月食过程中最为华美的一章,那时我们可以欣赏到一轮美丽的“红月亮”高挂在天空中。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后,太阳的直射光会被挡住,但地球大气的折射光依然会照到月面上,而这也是我们届时能看到的全部月光。由于波长较长得红光折射率较大,因此月全食期间的月亮也就变成了红铜色。但由于每次月全食月面移动路径与地球本影中心的距离会不一样,因此我们能看到的全食持续时间也不同。本次月面只是从本影内“擦过”,我们能看到红月亮的时间只有50分钟左右。
尽管全食持续时间较短,但本次月食我们的观测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12月10日正值周六,月食又发生在前半夜,这为公众的观测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晴天率较高,大气透明度较好,这也为观测成功增加了砝码。
一个月食演示动画.http://shadowandsubstance.com/
转帖自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90650-1-1.html |
KIS, VFD屏, M8V6, ARM, VFD显示屏, STM8, 原理图, PWM, 三元动力锂电, 3AG1, Boot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