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灰太狼8888

现在这新闻。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上演了一下死神来了, 挡也挡不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雷击就是充电器击穿

打电话应该没关系吧,难到一打电话手机变逆变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0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查通讯记录不就可以确认当时是否打电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灰太狼8888 发表于 2013-7-20 00:01
涉事空姐
  【23岁空姐被电死 iPhone充电惹祸?】据央视财经:马爱伦,空姐,一个马上要结婚的新娘,8月8 ...

而南京市家电维修协会专家徐学录则认为,充电手机导致触电死亡的可能性并非没有。“每个人对于电流的敏感度不同,这个因人而异。有的人,10伏特就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电话线带有4-5伏特的电就会感觉麻手。”他认为,手机发射的信号同样带有一定的电流,还有可能是手机漏电,如果这个人对于电流特别敏感,而且手机贴近人的太阳穴,导致死亡,也是有可能的。
……
除此之外,徐学录指出,还有一种可能性,“住所附近是否有高压电线穿过?如果有高压电线,也有可能。瞬间有高压电和家里电压相连,家里电压瞬间升高,手机又正好在充电,导致触电身亡,也是有可能的,不过这概率非常小。”




家电维修协会专家,名头好大,没有说充电器有问题,倒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人对于电流的敏感度不同”和“10伏特就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这个会相同吗?我想知道,这么敏感的人,是不是会被一、两节万用表层叠电池电得不舒服啊?“电话线带有4-5伏特的电就会感觉麻手 ”,这个已经是电话线最低的电压了吧?难道他是在摘机维修电话机时被电的?而且两线间的电压是4-5伏特也并不表示该线对地电压也一定是那么低;“手机发射的信号同样带有一定的电流”,这么说就是手机发射的信号也是会电人的了?“还有可能是手机漏电,如果这个人对于电流特别敏感,而且手机贴近人的太阳穴,导致死亡,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仅仅是手机漏电而不是充电器漏电,那么这个漏电电流是怎么形成的?听筒部位外壳是金属的并且和锂电的+极相通了,手机外壳的侧面是金属的并且和锂电-极相通,而听筒部位的金属部位和侧面的金属部位是绝缘的,这样就在太阳穴和手之间形成回路电死人?看来苹果是有意要想谋害人才这么设计的

“住所附近是否有高压电线穿过?如果有高压电线,也有可能。瞬间有高压电和家里电压相连,家里电压瞬间升高,手机又正好在充电,导致触电身亡,也是有可能的,不过这概率非常小。”,家旁边有高压线通过的人要小心了,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会有可能出现“瞬间有高压电和家里电压相连”,而且这个高压邪门得很,可以不破坏手机和充电器等的绝缘直接电死人,真是专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0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关电源地线是带电的,当然现在的隔离保护都很完善,手机的充电器一旦出现故障,加上金属壳的手机,想不死得有点运气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楼上,猜来猜去有意义么?等验证报告,不过我觉得他们要是没办法重现故障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灰灰的丝丁鱼 发表于 2013-7-20 10:37
而南京市家电维修协会专家徐学录则认为,充电手机导致触电死亡的可能性并非没有。“每个人对于电流的敏感 ...

确实人体对电流敏感程度不同(我觉得是电压)
我爸和我就对电敏感,原来装在锅上的一个电机有点漏电,锅台带电,我和我爸都不敢碰,而有的人却根本感觉不出来。
人体不同部位对电压的敏感也不一样,我试过下巴那里,3V我就能感觉到,6V我就受不了,太阳穴那里可不敢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0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干电池含嘴里也会有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平,只能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8-30 13:30 , Processed in 0.04057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