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无锡风

人生如图?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提这劳什子,NND,提起长显卡俺就想起包装那两块破东西,脑瓜子现在还大一圈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提这劳什子,NND,提起长显卡俺就想起包装那两块破东西,脑瓜子现在还大一圈咧
fat 发表于 2011-9-19 16:05



    这算啥.你没见过俺曾经打包发出去的东西.不过你那包到现在俺还没拆.

其实现在跪主板啥的已经落后了,最新的招数好象是跪电视遥控器,别以为容易…………电视开着,不准换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个人以为睡在上面技术含量不高,俺以前睡过那种长条的简易条凳(宽10cm),完全可以安然睡到自然醒 ...
fat 发表于 2011-9-19 11:32



    才2M高,很容易就爬上去了,
记得小时候四五米高的竹子随随便便都能爬上去,
而爬上去的目的是为了掏鸟窝
现在只要竹子还能承受我的重量,估计还是能爬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算啥.你没见过俺曾经打包发出去的东西.不过你那包到现在俺还没拆.

其实现在跪主板啥的已经落 ...
cosine 发表于 2011-9-19 16:11



    留着别拆啊,这是俺花了半天功夫打的包,心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才2M高,很容易就爬上去了,
记得小时候四五米高的竹子随随便便都能爬上去,
而爬上去的目的是 ...
ha2ying 发表于 2011-9-19 16:31



    现在估计是竹子和俺的手臂都不能承受俺的重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估计是竹子和俺的手臂都不能承受俺的重量
fat 发表于 2011-9-19 16:38


FAT兄很壮?
可否报一下重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前100高楼中国将超1/3 美媒称蕴含政治暗示
2011年09月19日 14:16  来源:法制晚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尊 效果图

北京“第一高楼”的高度再次被刷新。总高500米的“中国尊”项目,今天正式奠基动工,未来将作为北京第一高楼屹立在CBD核心区,国贸三期于2009年创造的330米最高纪录被远远抛在后面。


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的国际知名建筑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十年里,各国建成的摩天大楼数量已经超过了之前建筑史上的总和,而中国成为建造摩天大楼的“头号主力”。
2001年之后,350多座高度超过200米的摩天大楼被建成,在此之前,全球共建造了235座摩天大楼。该机构称,整个后9·11时代,在中国建造的摩天大楼的数量占全球数量的一半还多。
在2011年之前封顶的全球十大高楼中,中国已经占据6席。除了世界第一高楼在阿联酋迪拜之外,世界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九、第十高楼都在中国,而“中国尊”的建造让北京成为台北、上海、香港、南京和广州之后,中国又一个拥有世界前十高楼的城市。
建高楼·历史对比
从羡慕到超越 花了一百多年
中国正在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摩天楼国家。
对于“中国尊”的奠基,印度尼西亚的《海峡时报》评论称,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庆祝的重大里程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形标志。
“从羡慕到超越,中国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完成了高楼建设上的历史跨越。”美国一家媒体在评论中国如今如火如荼的高楼建设潮时,提到了10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故事。
早在1896年李鸿章访问纽约时,中国人就领教了摩天大楼的震撼。
当时美国记者问李鸿章:“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使您最感兴趣?”李鸿章回答称:“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最使我惊讶的是20层或者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大清国和欧洲都没有见过这种高楼。这些高楼看起来很牢固,能抵挡任何狂风吧?”
当年的李鸿章恐怕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造摩天大楼的“头号主力”。
建高楼·发展现状
世界前100高楼 中国将超1/3
今年6月,中国第一份以“摩天大楼”数量来衡量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报告《2011中国摩天城市排行榜》在上海发布。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第一摩天大楼建造国。
目前中国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总数量已经超过200座,相当于美国现有同类摩天大楼的总数。未来3年,平均每5天将有一座摩天大楼在中国封顶。5年后,中国的摩天大楼总数将超过800座,达到现今美国总数的4倍。
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高楼与城市住宅区理事会执行董事安东尼·伍德对记者表示,现如今,发展中国家掀起的摩天高楼建设热,使世界摩天大楼的中心正从美国转移。
眼下是中国独领风骚,而印度、巴西、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经济体也紧紧跟随,要么正在建造超高建筑,要么在筹划着摩天大楼的建设。
这种转变是惊人的。伍德称,在世界100座最高建筑中,北美所占比例将从1990年的80%下降到2012年的18%。他表示,2012年,世界前100最高建筑中将有45座出现于亚洲,仅中国就将占有34座。
“全球百大摩天高楼将有超过1/3集中于一个国家,之前这样的事仅发生过一次,那是在美国。”伍德还特别指出,中国建设摩天大楼的步伐仍有加快之势。
建高楼·原因分析
经济发展主推 亦含政治暗示
2001年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在“9·11”事件中遭遇恐怖袭击而倒塌之后,曾经有人预言,高楼的终结之日到了,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摩天大楼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分析出现这一“意外”的原因,称导致这一建设浪潮出现的最重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全球各国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迎来了发展的高速期,中国等多个人口大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城市化阶段。
“除了有钱之外,建筑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摩天大楼的建设。”报道称,现在人类更容易控制高楼大厦应对地震和大风的能力。
从美国的帝国大厦到迪拜的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身份表述,是一段段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史的“小标题”。报道分析说,摩天大楼建设潮背后还蕴含着一种政治和心理暗示,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仍然将摩天大楼视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这种心态,20世纪的美国也曾有过”。
■专家解读
摩天大楼隐患多 攀比心态令人忧
“楼越高,运营成本越大,风险更大。”有建筑专家称。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的宋丁指出,摩天大楼起源于美国,在改革开放后传至中国。摩天大楼的崛起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现象,能促进商业开发,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摩天大楼还存在诸多隐患,如至今未能有效解决的摩天大楼火灾救援问题、高层摇动问题,还有不环保、不低碳、投资成本高等问题。目前最令人担心的是,建设规划中一味求高的攀比心态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摩天大楼不适合居住,在摩天大楼多的城市里生活有很大的压抑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现在许多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摩天大楼建得很高,但市民生活质量却没有提高。
■鲜明反差
欧洲多数建筑 都在5层以下
欧洲在摩天大楼的建造方面,保持了克制与理智。在“救救孩子,救救老人,少建高楼”的口号下,欧洲许多城市一度有计划地拆除高楼。
早在1873年,英国建造了“高达”269英尺(82米)的早期摩天大楼米德兰大旅馆,当时众多的英国建筑师们已经开始梦想着建造自己的摩天大楼,梦想着欧洲将从摩天大楼的摇篮变成圣地。
然而至高无上的维多利亚女王却认为,摩天大楼粗俗的外表影响了伦敦天空的优雅,其颁布了高层建筑法令,终结了英国的摩天大楼运动;与此同时,欧洲的其他国家也纷纷出于各种理由限制摩天大楼的发展。
目前,欧洲许多国家绝大部分的建筑都在5层以下,新建筑没有向高空发展,而是着重改进内部布局,使其更现代化和智能化。
在英国,所有的超高层建筑都仅建在新区,即使这样,凡有摩天大楼项目要立项的时候,仍须作为特殊建筑召开市民论证会议,会议甚至需要首相一级的官员参加。
德国的摩天大楼和高架桥,都选址在远离城区的郊外,或者集中在城内一隅,使其不影响城市的整体风格。
又称为超高层大楼,是指非常高的多层建筑物。起初为一二十层的建筑,现在通常指超过40层或50层的高楼。
因为摩天大楼在各地的发展程度不同,各国或地区对摩天大楼高度的定义也略有不同。在中国大陆,100米以上高度的建筑物属于摩天大楼;在日本和法国,超过60米就属于摩天大楼;在美国,则普遍认为超过152米(500英尺)的建筑为摩天大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算啥.你没见过俺曾经打包发出去的东西.不过你那包到现在俺还没拆.

其实现在跪主板啥的已经落 ...
cosine 发表于 2011-9-19 16:11



    熊是不是经常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爬树的本领本论坛要数坏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看过一个台湾的男人穿丁字裤,现在为了引人注目,炒作自己神马手段都用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9-14 12:12 , Processed in 0.04207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