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一乐电子百科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倪大德
收起左侧

FET最简单的电子负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5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你的理解能力不够。即使是高精度恒压负载也不需要在MOS上面或下面串联电阻
benli 发表于 2010-8-5 10:42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也许吧,观念不同,你的是吧MOS当电阻用,用恒压来算理论电流。
本人水平有限,如果说错就当没说~~莫怪


恒流是任何电压下都能保证这个电流。如果是电池放电,上述电路缺少反馈,确实不知道怎么恒流。望指教~
发表于 2010-8-5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吧,观念不同,你的是吧MOS当电阻用,用恒压来算理论电流。
本人水平有限,如果说错就当没说~~莫 ...
steven888 发表于 2010-8-5 15:05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MOS的特性曲线类似于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一旦过了饱和区就趋于恒流。
但令人失望的是放大区的曲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平。
所以,即使没有温票问题,往往也会加入负反馈电阻。
而加入了负反馈电阻后又会得到另一个好处——获得了一个电流监测点。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MOS的特性曲线类似于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一旦过了饱和区就趋于恒流。
但令人失望的是放大区的曲线并没有 ...
菜鸟不飞 发表于 2010-8-5 18:11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以上观点!

       由于是“最简单”的电子负载。所以没考虑在S极的GND加入电阻。原因:

1. 加入电阻后,VS=ID*R,为保证VG>VS的导通条件,VG选择要接近于2VCC。才能保证有足够的ID。

2.少一只大功率电阻。
发表于 2010-8-6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简电路和精确恒X负载总是熊掌和鱼翅难以兼得
对于电子负载呢,我认为用一个运放控制MOS的电路既简单性能也非常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简电路和精确恒X负载总是熊掌和鱼翅难以兼得
对于电子负载呢,我认为用一个运放控制MOS的电路既简 ...
benli 发表于 2010-8-6 08:00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一。只是提供的一参考思路。作为业余玩家,几个元件完全可以做一个简洁的恒流负载。


       二。如果放电负载电压足够高的话,完全可做成一体的无源型电子负载。


    未命名4.JPG

未命名5.JPG
发表于 2010-8-6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倪工:
楼上的有电表、带散热器的盒子,就是这个电子负载?
发表于 2010-8-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讨论电路的朋友,请注意了:
倪工这个帖子的题目,是【FET最简单的电子负载】
而且亦已经特别说明了,“只是提供的一参考思路......”

您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可能,去选择简单或者复杂的实际电路。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流是任何电压下都能保证这个电流。如果是电池放电,上述电路缺少反馈,确实不知道怎么恒流。望指教~ ...
steven888 发表于 2010-8-5 15:05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看一下MOSFET输出特性,        (手工画的不一定正确)

未命名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倪工:
楼上的有电表、带散热器的盒子,就是这个电子负载?
无锡风 发表于 2010-8-6 08:37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只是一个无源的电子负载!仅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发表于 2010-8-6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耗电不大,内部放3旧手机LI电供电也不错
或者用LI+3R33升压供电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电子DIY套件|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4-29 05:15 , Processed in 0.050225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