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一乐电子百科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szwang
收起左侧

有2个问题请教各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直接将四节电池并联?
不均流?
发表于 2011-6-23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4节电池的移动电源,电池是串联降压供电好还是并联升压供电好?
发表于 2011-6-2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邮购的移动电源和其他小东西到了,好像很有些问题。怕自己认识有误,先在这里请教一下。
自恢复保险丝的动作时间大致多少?
如:自恢复保险丝/R250
元件参数:30V2.5A
保护电流:2500MA。
最大工作电压:60V
推荐工作电流:1100-1250MA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4167423282
...szwang 发表于 2011-6-22 19:36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1、2.5A自恢复保险丝的动作时间,大致在“秒”的数量级;
2、王兄如果自用少量,我可以送一、二个,去买对不起运费;
2.5A 自恢复保险丝.jpg
3、不要对于自恢复保险丝,抱太高的期望——保护值一般要在标称值的2倍左右,才能“动作”——只要可以“保护”一下、即可......
发表于 2011-6-2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是我弄错了。USB引线串接在输出电路里,USB引线电阻大压降大,到负载的电压就小了。 ...
szwang 发表于 2011-6-23 04:50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USB接口的接插件本身,是不适宜使用于“大电流”场合的;其本身的原设计“最大电流”是500mA。
好像记得您的实际负载,就是在0.3A左右?
若然,就没有必要去按“大电流”、进行“测试”罢——一切从实际出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直接将四节电池并联?
不均流?
jigsaw 发表于 2011-6-23 08:07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产品设计如此,4节锂电池并联,未考虑匀流。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4节电池的移动电源,电池是串联降压供电好还是并联升压供电好?
my1048 发表于 2011-6-23 08:34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在下是坛内为数不多的外行,这要等有实际经验的内行人士来回答了。
发表于 2011-6-23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4节电池的移动电源,电池是串联降压供电好还是并联升压供电好?
my1048 发表于 2011-6-23 08:34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一般而言,如果使用DC-DC开关电源“变压”方式来做“移动电源”:
电池串联降压供电方式,DC-DC容易做得简单高效一些;
电池并联升压供电方式,电池的充电电路容易做得简单一些。
发表于 2011-6-2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PT1301做的升压。1301没有扩流mos不可能带动5欧姆负载,按它的电感连10欧姆都不行,不信你试试。我买来的两片,空载5伏,输出500毫安时就降到4.2伏,根本没有屁用。于是我打摩电感,勉强改善到输出800毫安时下降到4.5伏,将就着用了。这个电感很他娘变态,多一圈少一圈你加负载测试电压都不同的,必须找到一个最佳点,所以要先绕好,然后一圈一圈减少测试,很麻烦。
发表于 2011-6-2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USB线接500毫安负载至少可以产生0.15伏压降。
发表于 2011-6-23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1)        加入电量充足的锂电池后(电池空载电压3.87v、

锂电充满应该是4.2V,是否LS充电器有问题?锂电3.6V以下基本电量就不多了!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电子DIY套件|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4-29 18:24 , Processed in 0.048669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