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3398|回复: 20

各位想让M8 V6 电子负载 登峰造极的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6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浩祺心 于 2011-11-26 22:29 编辑 , D6 {: I& b! h& X

$ B' C! J. f. @+ S% z. U7 {说一下 浩祺心兄弟制作的套件已经能够完成M8 负载的功能
  @* x1 }3 Q, F* @但是人无完人  以下仅供参考 浩祺心  只负责配齐套件的原材料 不负责技术支持(不理解就算了 因为没人求着你买他的套件 ,也不要说他挣了你的钱,请问你去买元件不要时间 不要路费 给你配套不需要时间么 利用这种时间去兼职也是能挣钱的 要不最后落得白忙活的这种事是没有的 也不可能有的 因为他也有老婆孩子 也要吃饭 吃奶,请大家理解 ,假如您觉得语言过激请直接忽视我 因为我没求你看我写的东西)  
: c: U5 t  A4 P2 v      感谢pc熊猫  kao1kao 感谢王老板的平台感谢AAVAV ) E) E4 {' R  |- q5 ]7 e
      声明:我会尽量保证整理帖子的准确性 但是不保证会准确 请参看原帖
https://www.yleee.com.cn/thread-11237-1-1.html不对准确性负责5 s5 m# e, B( o
我和浩祺心不对您参考此贴而进行的改造优化承担责任!!!! 不对出现的各种不可预测的结果负责,请动手前三思,想好了再动手 而且不要要求浩祺心发货前做此类优化 目前不提供此类服务
   
7 P/ V) @  T0 o( m1 Z- o2 g9 E

7 e) w( M$ ~  |: Q有追求完美的hifi达人kao1kao 发的帖子     新手制作 Gandf M8 V6 版电子负载 好奇心套件 详细教程
) H6 j  n1 U2 }  v
https://www.yleee.com.cn/thread-11237-1-1.html  R# k6 N, _; q1 _- G9 S
页面有点乱,我来整理一下但是有个别漏掉的 请参考原贴

* y) h+ u$ e5 z: j( P) C, O/ J5 h3 d

2 F% B( g8 M" \& N先写点牢骚   作为一个第一次接触M8套件的  DIYer   购买这个套件之前请做好如下心理准备
7 H8 N; K: Y3 N6 H5 ]/ k9 d! Y, v    耐心   足够的耐心
0 [& Y; T) `9 R+ x0 P6 w3 d: Z    耐心的将元件焊好5 K9 b, P. Q; h2 H
    耐心的在旺旺上等待卖家的回复
6 ]0 d$ m8 r4 I6 U    耐心的翻看论坛的帖子  在其中寻找蜘丝马迹
+ I9 l. {( Q1 q3 F& u- U当初制作的激情  在以上的一些等待中 渐渐磨灭# O0 a( m9 [# Y* N  L
在手电上  很多帖子都在抱怨套件有问题   除了套件本身的缺陷  7 a4 s' N- F/ f/ O# j8 Z" e4 p4 m% b
写这个帖子   纯粹是为了像我一样的新手    也博高手们一笑    欢迎指正3 _/ \/ w5 }6 T6 g3 o5 V

0 v1 \: C0 N( G& [8 b  m在焊接前 首先要核对元器件和检查电路板
. r6 ~* }0 a" G( t) X: \- p& @ 000.jpg
8 N0 j0 |$ y$ A 001.jpg * C8 T/ d$ N9 O$ a) F
这个RX是外接交流内阻测试板的预留接口  NTC是接风扇控温电路的温敏电阻的建议使用10K ntc
9 p/ u7 I' O! } 015.jpg & }0 S, H6 M. {) t. n9 A2 P4 T
这是ISP下载线接口
( r8 w8 D. n. L* Z  R应该是“串口通信”(TXD )和“ISP下载线接口”(GND/RST/SCK/MISO/MOSI/Vcc)
( I1 ^6 a, @! Q, g——用于读写板上M8芯片而用;* I( n' F$ I+ \
016.jpg / T$ L, e  m3 ^
  首先要去除PCB上的死铜  环地会增加干扰引入   贴片元件引脚间的死铜不去除对于工厂生产影响不大  但是是手工焊接的恶魔   尖锐的烙铁头不经意就会划破阻焊层 造成一些不易发现的短路   我的做法是用高亮度LED电筒在PCB反面照射 看到无用的走线用刻刀挑出一个头  然后用游丝镊子拉掉     说实在的PCB加工厂的质量还是不错的   到目前为止没有焊盘脱落的现象发生
- l* G, E( ], f* E* d9 G2 Z下图圆圈处用刻刀挑个头出来 (只是举个例子  要挑的地方很多)
# }; y% q% f' `4 \ 002.jpg
) p& }0 n# a; q/ o! n5 _这张是用游丝镊子拉出来的    手工焊贴片一个好镊子是必须的  要足够尖锐  和足够的强度
3 u1 D6 ]) W+ H  j8 d* O/ m 003.jpg ; F  O* U6 ?2 ~% D5 V
拉到你要切断的地方   用手将拉出的铜皮以对折的方式压死   然后用镊子来回拉扯  靠金属疲劳拉断  断口会比较漂亮* q/ M) v8 D5 \5 A! f- u

/ R% r% _7 O" C" \8 a, Z& ~, d一、旋转编码器的焊接
: D9 w& [  L  {' `作为在调试和使用过程中  最常被使用的元件   焊接的牢固程度很重要
$ J# T: j* `7 `5 S首先将元件引脚整形成这样
' A1 {) X4 e+ h8 [& d# R+ s% \
005.jpg 6 z! ^7 T; I4 m& N$ G6 y0 t
利用编码器背后的固定爪压住排线   防止拉扯线缆导致脱焊和折断    注意我的焊接顺序和其他帖子上不一样
; |4 i& A- \" X& K6 C3 [4 a9 q# [
7 G' s$ X4 d+ ~/ @0 H7 R 006.jpg 3 Q# ^& y) D( m' H+ Z$ x0 Y* t
正面的样子
$ Q) [. ?  w& i, T- f5 s) O3 s1 Y+ m$ N; ]! |% C+ w) ]7 U& _
007.jpg * V* e. }  F) T0 s) Q% S
排线连接到PCB上的顺序    PCB上有一个标注KEY的5PIN接口 但是未标注任何记号  用万用表测量最外侧两个引脚是接地 其他引脚的接法是我一个个试出来的  图片足够清晰  排线也是分色的   按图接不会错
6 N3 o6 n" k" c$ C9 O& q! `8 \ 008.jpg
2 y2 f- U/ {8 l' o' P# v# f上图  编码器接口边上的一个贴片电位器是调整液晶显示屏对比度的
) q* `/ E1 c  ]8 S  ~2 P+ `7 z, K& @- X& _
负载供电接口在PCB板上标识为  VIN   为找这个接口在旺旺上等卖家回复有几个小时   即使回复了也没说明哪个接口是电源+   虽然可以顺着供电模块  以及滤波电容的极性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是那种无把握无不加电的人  我希望的就是卖家再确认下   买这个套件等了近一个月  烧坏元件再买真的很麻烦    有时候卖家教程贴上多几个字  几张照片真的能节省制作者的很多时间
  R5 {3 G0 q- `# L6 C, l) {6 B下图箭头所指为供电电源+ & e! n1 w1 A9 B2 g) H
009.jpg 1 j% x$ p4 P, Z! H' q6 q
. m% L4 \1 Q1 U; S4 k5 n
3R33模块是需要改造才能用在这个套件里的    我从来没用过3R33这个模块同时我也承认我没仔细看元件表   上面有标注  这个模块需要去掉一个二极管和两个电阻    具体去哪几个   我也犯愁了    等待卖家旺旺不在线     最后是通过放大教程帖子上的照片才看到的# H2 P4 B: a: X
下图红圈内的两个位置上   将原模块的元件拆除   我在原二极管的位置贴了一个102的NPO材质电容   主要是滤除高频纹波    纯习惯没经过计算和测试   C10、C11实际需要的是一个无极电容 我将原来焊接的两个16V 100UF  SEPC换成了 50V 47UF的BP
! L" O( S" K/ N! y( ? 010.jpg
, r2 E$ o2 I! o( {这里要请教下各位  绿圈中的电位器是做什么用的4 T( C* U/ w/ i' j/ k
是ntc风扇调速的调节电位器8 V7 `7 O* f8 Q$ y$ N
$ H7 n2 ]2 L4 O8 C' _
关于APC白菜液晶的改造   请看下面帖子的7楼5 C+ E0 m7 `7 l" E0 }
https://www.yleee.com.cn/viewthread.php?tid=11036&highlight=M8- S6 ^$ N( ?1 T6 a
kao1kao是直接抢了朋友的一片液晶  所以这些步骤也没验证过 , G3 l$ A5 [! g. X! B6 r
提高精度方面
; h' G& d' k  O/ J$ `6 WLM358周边    在手电上看到不少反映  换LM358提高精度无果  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因为卖家没有提供原理图    之前版本的原理图在V6版本上有无改动也不得而知   所以下列改动仅针对 好奇心的V6版本PCB
$ P  K6 {2 x% X$ \5 b0 ePCB上  IC1、IC2 是LM358  按手册上的图  脚1、2 脚6、7 间的反馈阻容元件尽量靠近引脚焊接   PCB我一共买了两块   第一块做完仅供验证电路没问题   第二块会将元件直接贴在IC引脚上   kao1kao比较喜欢干这个事情
$ J$ D9 Y, O6 ?2 ~5 A: X) V下图红圈中的元件就是
- b7 s# @5 Q/ k: {4 h! C' y 011.jpg
6 {! F4 h4 w* k% O5 M: [$ E手册上的图   大家都懂的   为了帖子的完整性还是贴上来吧8 I/ U( U" a( I5 {2 p0 c* T

; }& F# f4 M3 `1 s+ C1 g; v 012.jpg
: I3 _1 T3 i) w6 k; K: [下图是之前制作的其他机器   供电退耦我也喜欢这样贴
  `. G3 }5 ^. @请仔细查看从左数5,6,7管脚上 但是SMD工厂贴片不允许将元件直接贴于元件引脚上 有安全距离的但是具体多少 忘了
& F" l: A" n1 M7 s
8 w; |4 Y3 ]: [1 g  H2 C( L
013.jpg 4 `3 h# J# y5 v
M8的供电退耦部分   查手册得M8引脚功能图如下
! I, @% F0 j- N* [8 D# \
( \& b( v2 i$ Q4 U- R根据引脚定义  在PCB上找到对应的走线   3脚、4脚、5脚、6脚  共用一个C22  104退耦   按我自己的习惯是这部分要用电感隔开然后分别退耦的   没办法PCB这样  因地制宜   以M8的工作频率 退耦部分建议并联一个 102而且越接近引脚越好  18脚、19脚只有一个10UF的滤波  无退耦   也习惯性的并上一个102吧   用刻刀划破阻焊层  注意不要刻断走线   用对应封装的 NPO材质电容贴上
% i8 R6 q4 o+ n& _; j; P. Z' F下图是刮出的焊盘   18、19脚那边因为有个过孔  让开一点点
& I& R; f" _% }" X  n! ^  u/ l! `! v, z, }5 N: P2 r5 y
下图是焊好的样子锡有点用多了. Q' Q! p! B5 w" n3 A

7 M+ T) K; ]) `! m- b& F2 H, P" g6 {  d' m
晶体外壳的接地   按习惯是要将晶体的外壳接地处理的   还是一样刮掉阻焊层  上锡吧
  t. @) R. V2 X+ e) `+ S: q% V4 n6 [# c' r& z. J' R% G9 c8 o* E
下面还要写写   关于如何提高精度和抗干扰+ ?' R3 ^1 o" f5 A) p0 V- D
其次是设计和布线   设备整体的抗干扰性、稳定性于此息息相关  作为拿别人设计的PCB制作的DIYer 能做的就是根据自己对电路的理解对电路进行小修改    同时注意不影响设备的长期工作稳定性能   具体线路的改动   前面已经说了一点    改好的照片要明天补发了
& j, k, f1 u6 c( R- G+ k6 c9 ?8 a3 J8 N, r; s* l
最后一点就是散热和大电流通道的处理   这两点我在爬文的时候发现很多说大电流误差大的朋友都存在一些制作问题
+ ~3 f; G3 h* S" o) }( v; q先说说  散热器的选择   我们最容易得到的散热器就是CPU散热器而这种散热器用在电子负载上如果想保证精度只适合20W以内的放电功率    问题的关键在于CPU满功率运行时核心温度能达到多少   MOS管在同样温度下温漂在多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有多大    想通这个问题就能明白为什么一个能给进百瓦CPU散热的散热器用在电子负载上只能保证20W以内应用的精度4 A; `! U8 @% G
再看一个例子   请看这个帖子https://www.yleee.com.cn/redirect ... lastpost&sid=7f4bbb   MOS管后面的散热器有多大    能得到这样的精度也就不奇怪了
) x- \+ r6 ?" F* l. t有兴趣的话   大家也可以找找厂机电子负载的拆机图   看看标称150W的电子负载用了多大的散热器
0 A, [. ]1 w8 m- s0 _2 b  q/ W9 T/ l. v
散热器部分:
( o4 }8 r  J- d& c. G' G自然散热型散热器   这种散热器的特点是基板厚实 鳍片间距大  使用时鳍线与地面垂直  以150W铝材散热器为例基板厚度至少5MM 正常都要达到8MM   厚实的基板能保证温度迅速传导到远端鳍片上充分利用散热器的表面积    基板截面积越小散热器近热源端与远热源端温差越大   鳍片间距大利于空气自然对流将热量带走     常见的有音频功放用的散热器
8 {& K% T9 j7 ?- L5 g8 \强制风冷散热器  优点是体积小  用料省  特点基板比前者薄鳍片间距密   安装方向无指定要求# S+ R" ]1 T0 R
对于M8电子负载散热器的选择  从提高测试精度的角度考虑   宜大不宜小   不管是否强制风冷  够大的散热器才能有效降低MOS管的温升从而提高精度5 I4 W1 }: V) p8 V! k
, z4 K% l' N, f7 v# S4 o) ^
大电流放电通道部分
. f* P# ?  ^( o2 ?3 @大电流通道的处理就很简单了  放电通道用足够粗的线吧    kao1kao个人打算用14AWG的线连接放电通道   能直接接到MOS引脚的直接接引脚   尽量缩短PCB到MOS管的引线距离   大电流下线损也会造成测量误差
01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一乐金币 +20 收起 理由
fujiachun + 20 很详细,很有耐心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2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DIY就是玩的找乐的,自己研究思考的,这是大实话要多多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农村人 - D1 _* [! E2 w) Z4 G- `
1 w) f7 M: Z. M* t/ ]6 A+ s! M7 B
# }% C7 w' V, U; p% H$ r# L+ o
    这么说就是为了撇清责任 而且建议以后大家都加上这句话 因为这个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的标题应该改为"M8负载“才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huyumin8
+ l) K) Y; \- ^6 E7 C4 D5 ?. T  G8 F1 _% Q2 j" p
" c5 ?' ]. d+ |
    想改但是无力了 交易区不许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6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新版M8电子负载的3线和4线测试的接法?那种接法精度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我爱电子
, w8 z1 d7 _6 |; e+ X. `
, d4 `# s: \1 M  X! R& e, l
$ J1 D# m1 @6 x! p. @, O   好像 dradeng说3线好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6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半天也觉得纳闷,怎么整个帖子都没提到电源,只是说到电子负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我爱电子
" P4 _) k" \5 r) f4 m& |
  D. T0 v: c) K1 S; ]: u# \1 S5 H; a2 c% p, p
  看看这个  https://www.yleee.com.cn/redirec ... 54&fromuid=78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6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下这个电子负载的3R33改后输出电压是多少V?8点几V可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10-1 20:00 , Processed in 0.06410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