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一乐电子百科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wyman
收起左侧

求个简单的直流短路保护电路(自己解决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8055 发表于 2017-7-30 12:14
买个直流小空开。

没用
发表于 2017-7-3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电路,实际用了能用吗?
K3是继电器吧?15A容量的继电器即使24V的,它的吸合电流至少要20mA吧,12V的话它的吸合电流会更大。你在它的线圈电路中加接了一个1K的电阻,它还能吸合不放吗?即使能吸合,它的触点吸合力也不够,接触电阻会较大,容易烧坏。我认为,这个1K电阻不能接。
但是不接这个1K电阻,按键S2必须要有足够的容量,因为在接通的瞬间,继电器还没吸合的时候,负载电流(15A)要从S2流过,所以S2的额定电流要大于15A的负载电流。

所以,我建议你用一个双刀的继电器,一组触点用于主电流开关,另一组辅助触点用于接通线圈,即R1的位置接辅助触点。这样S2可以使用额定电流小的按键。

但是这样的电路,只在短路这种极端的情况下起作用,在电流超了,但没短路的情况下,继电器可能并不能及时释放。所以为了可靠,还是要使用稍复杂点的电路。
发表于 2017-7-3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在说什么,感觉你没看懂电路。
这个防短路应该是比较粗糙的,只能防止短路较长时间引起线路或者负载严重发热的情况,不能解决短路导致电源出现故障的问题。
发表于 2017-7-3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hzfp 于 2017-7-31 13:10 编辑
sln.1550 发表于 2017-7-31 10:49
楼上的在说什么,感觉你没看懂电路。
这个防短路应该是比较粗糙的,只能防止短路较长时间引起线路或者负载 ...

你是说我哪部分没看懂?
楼主要这个电路的目的是在负载短路时能切断电路并且锁定(只手动才能再次启动)。
1楼的电路,当负载短路时,负载端电压接近于零,继电器线圈两端电压也接近于零,继电器触点断开,这没问题。
问题是正常工作状态,继电器线圈的供电通路是:Vss--U3--k3--R1--继电器线圈--地,简化一下也即下图示:


1.JPG
这样继电器线圈的供电还够吗?还能吸合吗?即使能吸合,它的触点吸合力也不足,接触电阻会比较大,在这么大的负载电流下(15A)很容易烧坏。
所以,我说这个电路不能用。
发表于 2017-7-3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去掉R1,负载端直接与继电器线圈相连,如下图:
2.JPG
这样就又涉及S2的容量问题,要用不小于15A的按键开关。
发表于 2017-7-3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R1换成二极管可以,
QQ截图20170730221400.jpg
前级的升压供电模块不带短路过载保护?
发表于 2017-7-3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狗狗百里游 于 2017-7-31 14:14 编辑

...........R1换成二极管算了,如果不想S2开关对负载供电的话
你之前要串联线圈电阻,是因为短路的负载跟继电器断电响应速度有关吧。继电器线圈还要并联反向二极管,防止反向电动势。
发表于 2017-7-3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完字发现有人插队,还是图片插队.....
发表于 2017-7-31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mzzmd 发表于 2017-7-31 14:01
把R1换成二极管可以,

前级的升压供电模块不带短路过载保护?

对,R1换成二极管,这个办法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7-31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jhzfp 发表于 2017-7-31 10:24
你这个电路,实际用了能用吗?
K3是继电器吧?15A容量的继电器即使24V的,它的吸合电流至少要20mA吧,12V ...

谢谢你的建议,此电路已经用在电路上,稳定可靠。上面的电路图不是实际用在15A用电器上,我用的继电器是HK19F-DC 12V-SHG 8脚 1A 125VAC 2A 30VDC 两开两闭这电路只是用作旁路辅助保护,用来控制12V30A的机械继电器的开合。
记着,动手出真理,自己试试做了就明白,那个1K电阻的重要性。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电子DIY套件|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4-5-5 02:34 , Processed in 0.050808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