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主题
帖子
积分74543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8-11-13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9-4-1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有些疲乏,休息中......
原帖由 markliang 于 2009-4-10 20:44 发表
上面的几位,有空试带"电感"性的负载看看输出波形?
我试过带个小电机或PC散热风扇都会出现超过2V(PKPK)的电压波动.
原帖由 fujiachun 于 2009-4-13 10:21 发表
带电机,最后的情况是输出端+1000UF和104的电容,这个电源对于快速变动的负载好像不是很适用
因为在家休息,懒得使用示波器。
后来,禁不住“诱惑”,还是进行了一下测试。
一、测试条件如下:
1、测试对象:取出一块(保存的)已经焊好了C12/C13=10uF和分压比“4:1”的“测试版”电路板;
2、供电电源:使用笔记本电脑的19V适配器,作为供电电源;
2、负载:使用 fujiachun 兄的 12V/0.15A 的【AVC】PC散热风扇,作为“带"电感"性的负载”;
3、电路说明:输出端,仍然按电路图,未加大电容器;应接在Q2基极的C6、仍然错位接在Q1的基极;
4、使用数字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检测输出端的纹波电压;
二、测试情况如下:
1、对于“焊好了C12/C13=10uF和分压比“4:1”的‘测试版’电路板”,调节输出值为12V;
空载或者接如上风扇负载,可以“正常运行”,输出纹波接近100mV.......按前面的帖子,输出空载纹波大于50mV时,应该是已经发生了“自激振荡”。
2、去除“测试版”上面的C13=10uF电容器(R15=10K/C12=10uF保留);去除并联在R7=10K上面的电阻、恢复“10:1”的分压比;重新进行如上测试:
空载和接如上风扇负载,纹波下降到20mV以下——可以认为,此时没有产生“自激振荡”;
3、因为已经不记得该版上面的固件版本了;重新拷贝了下列附件的两种版本的固件,在“去除C13”和“恢复"10:1"的分压比”的情况下,重新测试:
在“2.56V基准_电阻10K_1K_120KHZ.hex”固件下,空载和风扇负载下的纹波电压<2mV;
在“5基准_电阻10K_1K_120KHZ.hex”固件下,空载和风扇负载下的纹波电压<1.2mV和1.6mV;
依上面我的测试数据看,即使未使用示波器,亦可以认为,好像和 markliang 兄的“试过带个小电机或PC散热风扇都会出现超过2V(PKPK)的电压波动”、以及和 fujiachun 兄的“这个电源对于快速变动的负载好像不是很适用”的结论,有些不一致?
不知道,两位的“实验条件”,怎么样?
另外要说明一下:由于“测试版”电路板上面,未安装校正电位器;带风扇时的设定电压是“12.0V”,实际输出电压是11.7V,风扇的工作电流(显示值)是“0.06A”.
顺便说一下,我曾经在输出端并联过220uF--470uF的电容器,会出现输出端有叠加的“低频锯齿波”——可能是另外一种“自激振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