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楼主: 已空

[其他综合] 低压下,达林顿管真是垃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4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空 发表于 2015-11-10 11:15
这话说的也太过份了!再说还说错了:是前一个三极管的Vce压降加后管的Vbe。另外前管的Vce并不一定饱和。
...

真的说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4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空 发表于 2015-11-10 12:21
看TIP122管子简单的内部电路就知道,不用试,肯定行!!!若打开前管的C极单独引出,接电源正极(当然串 ...

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如果后面的管子放大倍数很低,需要的驱动电流将很大,且直接浪费在限流电阻上,特别是需要输出大电流的情况下,比如后面是只有15倍放大倍数的管子(高压管,这样的倍数不少见),输出10A电流,保险起见,基极驱动快接近1A电流了,这个已经部分丧失达林顿的意义。假定合理点,后面的管子放大倍数60倍(很多大功率管的参数),也需要200mA左右的电流,依然是不划算的,所以现实中极少有4线的复合管。
正常的达林顿不用我说你也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4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空 发表于 2015-11-11 08:38
达林顿仅仅是个名称而已。其实,即便用在电压高一些的电路里面,这样的四线引出管,也能降低管耗(不用外 ...

后面管子的功耗是降低了,前面有可能会增加功耗,因为后面管子的基极电流通过前面三极管加限流电阻提供,小电流输出没什么,大电流输出的时候,这个驱动电流不小的,特别高压应用的时候,在电阻上的功耗也不见得就小过达林顿应用时的功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4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四线的管子,不如用MOS,一个就行,如果应用电压低于2V,特别是低于1.5V,且大电流情况下,还真不知道直接使用什么管才行,只能想办法前面驱动加高一点的电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达林顿是复合的英文音译,两个三级管复合而已,所以用分立元件也可以组成达林顿,想要调整管的低压降高效率,基于PN的结电压已经决定了功率极间的最小工作压差,以前看国外的小电源电路技巧,就简单把基极的驱动电压人为地提高,可以减少这种复合管功率级(相对单管的极)输入输出的最小压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8-17 01:38 , Processed in 0.04268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