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楼主: 1413399367

[其他综合] 帮忙分析一下这个充电电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e1030 发表于 2015-12-13 21:18
PNP硅管CE反过来也能正常工作,就是放大倍数小了,你可找个管子做下试验。

对的,放电倍数小很多;话说回来,现在锂电池充电ic也就2毛多点,外围零件很少,精度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wulishui 发表于 2015-12-13 18:14
三极管这样用我不明白。除非是jfet,普通三极管CE不能调换使用。
正经用法应该是这样的,其实D完全可以 ...

楼主画的图不容易看明白,我重新画一下,就容易分析了:

锂电池充电电路分析.GIF

三极管的CE 是可以反过来使用的,一般在需要很低的饱和导通压降时这样用,比如80年代录音机的ALC电路,就有这样的用法,来衰减前级微弱的音频信号。需要较低放大倍数时,也会这样用。

当充电电流较大时,10欧电阻上分流约0.07A,大部分电流通过1N4007,上面会有较大的压降,下面2N3906的 bc 结就会正向偏置而导通。
反向使用时放大倍数很低,这样就可以用一个39欧电阻限制 bc 结电流,LED上通过的电流也不会很大。

当电池充满后,充电电流会降低,大约60mA以下时,在10欧电阻上 的压降就不足以使bc 结导通,此时LED 就会熄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zxq9781 发表于 2015-12-13 20:59
不明白pnp管子bc怎么会正向导通

bc结就是一个PN结,正向导通没问题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zxq9781 发表于 2015-12-13 21:26
对的,放电倍数小很多;话说回来,现在锂电池充电ic也就2毛多点,外围零件很少,精度又高

估计是老板压缩成本的结果。

设计这个电路的哥们,水平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3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3AG1 发表于 2015-12-13 21:37
bc结就是一个PN结,正向导通没问题呀。

电路是pnp管子,经坛友提醒,EC对调,放大倍数很低 ,这样能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zxq9781 发表于 2015-12-13 21:26
对的,放电倍数小很多;话说回来,现在锂电池充电ic也就2毛多点,外围零件很少,精度又高

这个的精度也很高了,我把输入电压从5V提高到6V,输出电压都能稳定在4.19V,充满后电池的开路电压为4.17V。
我试过用一个干扰很大的山寨万能冲提供不稳定的5V输入电压(就是接到手机上充电,手机触屏会完全失效的那种适配器),输出电压会掉到4.17V,影响不是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3AG1 发表于 2015-12-13 21:41
估计是老板压缩成本的结果。

设计这个电路的哥们,水平很不错。

确实是呀,这的确是个好电路。
配套的电池用了快8年了,到现在没有一点鼓包的迹象。
这限流方式很巧妙,无论短路时,还是大电流充电时,功耗均能限制在SS8050的允许范围内。
那个331贴片电阻,依然不明白它的存在意义,我想是不是生产时搞错焊上去的……虽然不影响正常使用。
话说,把CE反过来使用,耐压是不是会变低,会受V(EBO)的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3AG1 发表于 2015-12-13 13:45
锂电池电压低于3.3V 时,5V电源经1K/3.6K 分压为3.9V,2N3904导通,8050截止,小电流给电池充电。

电池 ...

讲得挺详细!
我有一个问题,当电池电压未满4.2V的时候,431的K极电压如何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这里高手不少,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又有得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8-17 00:04 , Processed in 0.03408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