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楼主: benli

三阿哥的升压电路---哪位帮忙设计块电路板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的小功率低饱和压降的三极管都有哪些,我知道的有9012   9013   D965,不过D965假的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benli

液晶屏用的CCFL灯管驱动板上用的一般都是低饱和压降的,比如C57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按照G老大的电路图今天刚刚装了一个3.6V_9V电路,用洞洞板焊的,34063用了插座。
,因为手头没有9V用的10V稳压管,输出10V,串了一个二极管,测试表上电压9.4V。
经过测试输入大于2.5V就可以工作,所以锂电池一定要有保护板,输出电流最大30毫安左右,带300欧姆【自制的电阻箱】负载实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既然3只三极管就能干好的事,就没必要上IC了吧,够用就好,三阿哥的电路成本更低,主要是得想个办法使那个变压器材料易得易(制比如买现成的工字磁芯电感加绕一组线圈),如果能镍氢和锂电通用,那就很容易普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既然3只三极管就能干好的事,就没必要上IC了吧,够用就好,三阿哥的电路成本更低,主要是得想个办 ...
fat 发表于 2010-10-15 10:15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通用时效率难以兼顾,不过电路板略加改动就可以做到通用。
氢电的自放电大些了,就是不用一个月基本就没电了    ,现在锂电很普及了,相信每人手里都有几快锂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既然3只三极管就能干好的事,就没必要上IC了吧,够用就好,三阿哥的电路成本更低,主要是得想个办 ...
fat 发表于 2010-10-15 10:15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要看各人手头的便利条件了。
不过,三阿哥的电路的最大实用性,是“待机”时可以不耗电——而IC一般都会耗电——按简单的电路、不使用开关的条件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升压IC也可以做到待机时不耗电。
在这个帖子里,就有一个为数字表设计的升压电路:

https://www.yleee.com.cn/viewthr ... &extra=page%3D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 三阿哥的升压电路---元器件的使用

请教 三阿哥......一些元器件方面的选择经验......
   1、关于电感变压器磁芯:
        三阿哥,是使用中周里的工字型磁芯;
        我总觉得这个中周里的工字型磁芯“太小”了、绕制太麻烦?不过有屏蔽罩、可能干扰小?
        现在,我手头有两根引出线的工字型磁芯:
           内径2.6mm/外径8mm,内高4mm/外高8mm
           原来使用0.1mm漆包线、绕220圈,做电感器的;
           想使用在 三阿哥的这个升压电路——是不是“合适”?线圈参数(匝数)是否需要修改?
   2、关于线圈参数(匝数比):
        三阿哥的匝数比是20:40——1比2;而且还安排了12V稳压二极管、保护输出过压。
        锂电池最小工作电压会达到2.5V,1比2的匝数比、是不是会“偏小”?
        在这里,是不是振荡感应的“尖刺”导致输出电压升高?
        请问:振荡频率大概是在什么范围?振荡波形大概怎么样?
   3、关于线圈参数(匝数):   
        对于使用中周里的工字型磁芯,匝数不可能太多......可以理解。
        不知道“现在”(如上)的大磁芯,匝数和线径是不是要加大加粗一些、会更加合理?
   4、关于线圈的绕制方式:
        ①、初级(20匝)绕在次级(40匝)“外面”比较“好”呐(想减少漏磁)?还是“相反”?
        ②、想次级和次级“双线并绕”(加强耦合、容易确认“同名端”)——工作电压比较低,漆包线应该没有耐压问题罢?
   5、在Q3三极管的BE加旁路电阻,是合理的(现在三极管的放大倍数都比较大,特别是Q3,非常容易感应杂散电磁波,造成电路关不断,电池一直有输出电流
        那么,再并一个电容、是不是“更好”?
   6、哪一个三极管,对于饱和压降的参数要求相对比较高?
   7、电池的最低“不工作”电压是多少——考虑能不能不加锂电池保护板?
   8、我的数字表,在蜂鸣器档、工作电流会大于100mA......不知道 三阿哥的这个电路,能否输出这么大的电流?

        先谢谢 三阿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说说俺的看法,不知道对不对
1,冯老师的电感的电感量可能大了,振荡频率会较低。。
2,该电路并不是变压器升压,那个20匝的绕组是反馈用的。
3,
4,同2,是自感升压的
5,
6,振荡升压主要靠Q2,其它两个是辅助。
7
8,我试过用中周磁芯无法提供100mA的电流,需要更大的磁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8-5 04:59 , Processed in 0.03557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