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主题
回帖0
积分74553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8-11-13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23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供参考
一、从电路分析:
1、0.22欧姆的电阻,串接在大功率管的发射极--电源输出端之间,就是起“均流”功能的;
2、在大功率管的发射极(输出)电流远小于3A水平时,0.22欧姆上面的电压降(就是施加在保护三极管8050的“基极-发射极”上面的电压)Vbe<<3Ax0.22Ω=0.66V时,8050“不会导通”,即“相当于开路”——不参与工作状态;
3、当某一个大功率管的发射极(输出)电流接近于3A水平时,0.22欧姆上面的电压降将会使保护管8050“开始导通”——8050的导通,将会“分流”一部分大功率管的基极(驱动)电流、而使大功率管的发射极电流趋向于减小,,,,,,——这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将会实现大功率管的“限流功能”;
二、综上所述,如果“一定要”解决大功率管“小电流时单管发热”的问题
1、首先要“解决”大功率管本身(各项)参数的一致性、以及0.22欧姆电阻值的一致性;
2、在确认解决“一致性无效”的情况下,就“只能”提高限流取样电阻的电阻值了。
3、亦就是说,增加“0.22”的值,可以提高“均流”性能——当然,会减小最大输出电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