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楼主: jzwyywq

51数控电源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精度问题

液晶显示24.0v,量程200v下测量输出值也是24.0v你说精度是几?准确度又是几?

一下是引用:  

    最近做了一块板子,当然考虑到元器件的选型了,由于指标中要求精度比较高,所以对于AD的选型很慎重。

    我们所讲的精度通常是指它的精确度,其实这是错误的。精度又叫做精密度,是跟准确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像打靶一样,打的准,那就说它的准确度比较高;而每两个靶之间能打出的偏移越小,那它的精密度就越高。精密度与准确度合起来称为精确度。但是鉴于大家都将精度指代了精确度,那以下所说的精度如无特别指出,都是指精确度。

     很多人对于精度和分辨率的概念不清楚,这里我做一下总结,希望大家不要混淆。

     我们搞电子开发的,经常跟“精度”与“分辨率”打交道,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搞得清楚的,在这里只作抛砖引玉了。

      简单点说,“精度”是用来描述物理量的准确程度的,而“分辨率”是用来描述刻度划分的。从定义上看,这两个量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是不是有朋友感到愕然^_^)。很多卖传感器的JS就是利用这一点来糊弄人的了。简单做个比喻:有这么一把常见的塑料尺(中学生用的那种),它的量程是10厘米,上面有100个刻度,最小能读出1毫米的有效值。那么我们就说这把尺子的分辨率是1毫米,或者量程的1%;而它的实际精度就不得而知了(算是0.1毫米吧)。当我们用火来烤一下它,并且把它拉长一段,然后再考察一下它。我们不难发现,它还有有100个刻度,它的“分辨率”还是1毫米,跟原来一样!然而,您还会认为它的精度还是原来的0.1毫米么?(这个例子是引用网上的,个人觉得比喻的很形象!)

     回到电子技术上,我们考察一个常用的数字温度传感器:AD7416。供应商只是大肆宣扬它有10位的AD,分辨率是1/1024。那么,很多人就会这么欣喜:哇塞,如果测量温度0-100摄氏度,100/1024……约等于0.098摄氏度!这么高的精度,足够用了。但是我们去浏览一下AD7416的数据手册,居然发现里面赫然写着:测量精度0.25摄氏度!所以说分辨率跟精度完全是两回事,在这个温度传感器里,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用一个14位的AD,获得1/16384的分辨率,但是测量值的精度还是0.25摄氏度^_^

    所以很多朋友一谈到精度,马上就和分辨率联系起来了,包括有些项目负责人,只会在那里说:这个系统精度要求很高啊,你们AD的位数至少要多少多少啊……

    其实,仔细浏览一下AD的数据手册,会发现跟精度有关的有两个很重要的指标:DNL和INL。似乎知道这两个指标的朋友并不多,所以在这里很有必要解释一下。

DNL:Differencial NonLiner——微分非线性度

INL:Interger NonLiner——积分非线性度(精度主要用这个值来表示)

    他表示了ADC器件在所有的数值点上对应的模拟值,和真实值之间误差最大的那一点的误差值。也就是,输出数值偏离线性最大的距离。单位是LSB(即最低位所表示的量)。

    当然,像有的AD如△—∑系列的AD,也用Linearity error 来表示精度。

    为什么有的AD很贵,就是因为INL很低。分辨率同为12bit的两个ADC,一个INL=±3LSB,而一个做到了±1.5LSB,那么他们的价格可能相差一倍。

     LSB(Least Significant Bit),意为最低有效位;MSB(Most Significant Bit),意为最高有效位,若MSB=1,则表示数据为负值,若MSB=0,则表示数据为正。

      当选择模数转换器(ADC)时,最低有效位(LSB)这一参数的含义是什么?有位工程师告诉我某某生产商的某款12位转换器只有7个可用位。也就是说,所谓12位的转换器实际上只有7位。他的结论是根据器件的失调误差和增益误差参数得出的,这两个参数的最大值如下:

  失调误差 =±3LSB,

        增益误差 =±5LSB,

  乍一看,觉得他似乎是对的。从上面列出的参数可知最差的技术参数是增益误差(±5 LSB)。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12位减去5位分辨率等于7位,对吗?果真如此的话,ADC生产商为何还要推出这样的器件呢?增益误差参数似乎表明只要购买成本更低的8位转换器就可以了,但看起来这又有点不对劲了。正如您所判断的,上面的说法是错误的。

  让我们重新来看一下LSB的定义。考虑一个12位串行转换器,它会输出由1或0组成的12位数串。通常,转换器首先送出的是最高有效位(MSB)(即LSB + 11)。有些转换器也会先送出LSB。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假设先送出的是MSB(如图1所示),然后依次送出MSB-1 (即 LSB + 10)和MSB -2(即LSB + 9)并依次类推。转换器最终送出MSB -11(即LSB)作为位串的末位。

  LSB这一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它表示的是数字流中的最后一位,也表示组成满量程输入范围的最小单位。对于12位转换器来说,LSB的值相当于模拟信号满量程输入范围除以212 或 4,096的商。如果用真实的数字来表示的话,对于满量程输入范围为4.096V的情况,一个12位转换器对应的LSB大小为1mV。但是,将LSB定义为4096个可能编码中的一个编码对于我们的理解是有好处的。

  让我们回到开头的技术指标,并将其转换到满量程输入范围为4.096V的12位转换器中:

    失调误差 = ±3LSB =±3mV,

  增益误差 =±5LSB = ±5mV,

  这些技术参数表明转换器转换过程引入的误差最大仅为8mV(或 8个编码)。这绝不是说误差发生在转换器输出位流的LSB、LSB-1、LSB-2、LSB-3、LSB-4、LSB-5、LSB-6和 LSB-7 八个位上,而是表示误差最大是一个LSB的八倍(或8mV)。准确地说,转换器的传递函数可能造成在4,096个编码中丢失最多8个编码。丢失的只可能是最低端或最高端的编码。例如,误差为+8LSB ((+3LSB失调误差) + (+5LSB增益误差)) 的一个12位转换器可能输出的编码范围为0 至 4,088。丢失的编码为4088至4095。相对于满量程这一误差很小仅为其0.2%。与此相对,一个误差为-3LSB((-3LSB失调误差)—(-5LSB增益误差))的12位转换器输出的编码范围为3至4,095。此时增益误差会造成精度下降,但不会使编码丢失。丢失的编码为0、1和2。这两个例子给出的都是最坏情况。在实际的转换器中,失调误差和增益误差很少会如此接近最大值。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ADC失调或增益参数的改进而使性能提升的程度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但是,对于那些将精度作为一项设计目标的设计人员来说,这种假设太过绝对。利用固件设计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数字校准算法。但更重要的是,电路的前端放大/信号调理部分通常会产生比转换器本身更大的误差。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对本文开头提到的错误结论有一个更为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事实上,上述的12位转换器的精度约为11.997位。采用微处理器或单片机可以利用简单的校准算法消除这种失调和增益误差,这对设计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jhjGeneral/archive/2009/03/24/40194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9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讲解,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最后那个讲解失调和增益误差表示不明白

感觉是弄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支持折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看源代码,楼主可否放出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9.bmp
8.bmp

6.bmp


5.bmp

7.bmp

4.bmp

3.bmp

2.bmp

1.bmp



测试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满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按键还是编码的,LS的图是使用按键调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按键还是编码的,LS的图是使用按键调节的?

编码器只有一个,装在电源上,拆嫌麻烦。只好重写键盘。还有,同时做了几款电源板,模拟部分都是一样的,都是用8位0832,精度都是0.1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满准的!
多谢夸奖,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8-3 23:42 , Processed in 0.03619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