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uanjp 于 2016-7-4 14:52 编辑
楼主很长时间没有发言了,我替他回答吧。我猜你也是因为电流表吧?
先说结论:楼主之所以选用这个阻值,是为了配合他的电流表,如果你没有合适的元件或者怕麻烦,这个可以不用管它。直接把分流器接到输出上就可以。
下面分析电路,精简了一下,只说这部分(完整的请到前面楼层去找),看图
15、16脚为TL494内置的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1、2脚也是,功能一样,可以互换使用。 B点接14脚,也就是电压源,为+5V,经电阻R36、R35分压A点,接15脚(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按图上的参数计算,电位为33mv左右。 16脚(误差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接地,0V,这种情况下误差放大器不起作用。 C点接地,0V。注意接地位置!! D点无电流时是0V,随着电流的增加,电位会从0开始向负电压增加,电流越大,负电压会越大。 刚才计算过,A点是33mv,当D点为-33mv时,A点为0V,也就是说15脚,16脚电位相等,此时内部放大器开始工作,当电流继续增大,494内部会通过调整PWM占空比控制输出,最后关闭输出。 最大电流:33mv/0.0005=66A。也就是说,当输出电流66A时,电路会保护。 这里的康铜丝只是取样电阻,和其它电路配合起保护作用的,这个跟电流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楼主是把电流表的分流器和取样电阻合二为一了,不过楼主并没有交代清楚,导致很多人都在这里犯迷糊。
不知这么说您明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