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电子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坚持突破

[其他DIY] DIY的高频感应烙铁有了阶段性进展,发来晒晒!STC直接驱动,OLED显示,7秒化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8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你们滔滔的讲解   一时无法参透   围观最重要   时间证明一切  地道中国人 喜欢白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上个焊接大焊点的视频吗,说说焊接体验也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jpyj299 发表于 2015-9-18 16:39
能上个焊接大焊点的视频吗,说说焊接体验也行。

好的,我拍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50922003253.png QQ图片20150922003257.png
小小进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建议改成串口屏吧
现在OLED价格坑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yhjycq 发表于 2015-9-23 23:18
楼主
建议改成串口屏吧
现在OLED价格坑爹啊

OLED 5线的SPI  没有其他屏的资料 要想作到兼容只能以后再说了    目前OLED的价格真是坑死了  希望能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4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视频看,0分27秒开始亮灯(加电),到350度时是0分45秒,也就是说,从室温到350度用了18秒。我手上的白菜白光,T12-K刀头,实测6秒化锡(如有需要我可发视频),个人觉得如果作为实用,高频方案并无优势。当然,如果是纯为研究,那就另说了。

个人以为,白光T12的优势,除了其热容量小、发热迅速外,它本身的合金头部吃锡好、耐腐蚀,也是一大卖点。对于高频烙铁头,我不了解行情,不知吃锡和耐用性比白光如何?毕竟吃锡是焊接的基本要求,以前我也做过那种利用变压器次级直接短路大电流生热的快速烙铁,速度上是能满意的(2秒可化锡),但始终无法解决烙铁头吃锡的问题,所以这种烙铁一直没有投入到实用。

至于加热和回温的快慢,无非就是看实际加到烙铁头上功率的大小而已,我看到论坛上很多朋友用T12,都是很“保守”的,一般不超过24V(直流)供电,这样烙铁的功率就是72W(max),如果算上检测温度的间隙,实际上平均下来功率应该不到50W了。我自己使用的是老王这里卖的32V打印机开关电源供电,标称电流1560mA的那种,实际上电流>2.5A时会启动保护了,电压会下降,即使是配这样的电源,6秒化锡干脆利落。如果配个32V/5A的电源,速度还能提高。另外就是more兄原创的白菜控制电路,不知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修改参数?前面一个运放接成单稳电路,时间由R4和C3决定(100K/0.1uF),改变这个RC值,能够使单稳电路翻转的时间更小,对温度的反馈就更快。实际上市场上出的套件,很多是为了让指示灯“闪”起来,RC常数取得较大,取小的话就看不出“闪”的效果了(其实这样回温能够更快)。因此,从提高电压和减小单稳电路的翻转时间这两个方向作些修改,白菜白光的性能还能进一步提高的,与高频相比,效果哪种更好,还要比过才能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fat32 发表于 2015-9-24 00:50
从视频看,0分27秒开始亮灯(加电),到350度时是0分45秒,也就是说,从室温到350度用了18秒。我手上的白菜白 ...

1.从室温到350度是13-14秒 化锡是6-7秒(看锡丝喽,也就200多度)。这个和203H的指标是一样的。

2.其一我一直认为这种调温的恒温烙铁,热熔越小越好。这对控制来说有利。要不,即使你功率再大,升温再快,热熔大惯性大,你加了温控后也就没有什么优势了。要想稳住温度,你根本就不可能让它升温快。否则会大大的过冲。(作过温控应该有这体会)其二,烙铁的回温是靠温控电路快速的补偿,而不是靠热容。靠热熔的就是普通烙铁。通电后400度,一焊东西温度补偿不来,跌到300多度 正好焊接。

3.关于烙铁头T12 203H也都是有10年以上的产商了吧。只要选择得当,吃锡没问题.(除非贪便宜)

最后,T12和高频我真没有对比过,所以不好判断谁好谁坏。高频的电路相比T12也复杂的多的多。但它有什么优势呢,我只说说我的体会,我从12年就开始玩,那时贪便宜,先后花了30多元买了两个山寨的手柄,无论是发热芯还是头子,到现在都没有坏。这就是感应加热相比电阻丝的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始终认为,OKI选择的涡流生热+烙铁头居里点恒温的方式是回温速度最快的组合了,因为它的控制是由烙铁头的物理特性来自控的,速度最快。如果是用深埋在烙铁头内部的传感器反馈,通过闭环控制恒温的方式速度上是绝对比不上居里点自控恒温的,但好处是恒温可调。如果为实现可调恒温而采取传感器+闭环控制的方式,我觉得模拟电路控制(类似于白菜白光电路,直接用比较器判断)在速度上也是远远要比用数字方式(PID或其它)来控制要快,个人更加倾向于采用模拟控制环路+数字显示的方式(即只有模拟控制环路,没有数字控制环路,数字部分纯为显示),这种方式会有更好的性能。

另外一个个人观点,我觉得不必纠结于瞬间的温度过冲,温度不足会影响焊锡的熔化状态,可能会造成虚焊,但瞬间的过冲,因为分时检测的时间片非常小(顶多是毫秒级的),不会对焊接造成不良影响,在显示上只要做数字滤波,用户看得也就舒服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的一点是:加热-检测的时隙足够小,控制环路能够及时作出调整。从理论上来说,被焊接件的自身的热容量和热阻是不可预估的,那么无论用什么算法进行调整,都会存在滞后,滞后的结果就是温度过冲。在烙铁“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输入功率转化成热量必须>焊接部分传走的热量),检温的时隙越小、控制环路的反应越快,过冲就能作到越小。

回想起来,早年也有过用PTC发热芯的内热烙铁,实际使用效果也很好,只是当时使用的也是烙铁头和烙铁芯分离的结构,由于制造公差的问题,芯和头之间始终不能配合得很精密,影响了热传导效果,加上早年的PTC材料技术不过关,烙铁芯的寿命不长、成本太高,所以没有广泛流行起来。如果按照白光T12的结构,充分减小烙铁头的热容、同时尽量缩短发热元件与烙铁头的之间的传导路径,内部发热元件不用电热丝而改用PTC,我觉得效果会非常好,国内目前也有生产T12兼容头的厂家,不知他们考虑过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50924152948.png

QQ图片20150924152951.png


QQ图片20150924152955.png


QQ图片20150924152942.jpg


PCB送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5-8-24 15:17 , Processed in 0.04782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